本学期开始,中小学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15分钟。如何家校联手充分利用好这15分钟,让孩子们在学校生活更快乐、学习更高效、身心更健康?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资料图。

张瑜

嘉宾档案:雨湖区九华杉山学校德育副校长,曾获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区优秀党员、区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

观点:从“课间10分钟”到“课间15分钟”,关键在于要将课间休息时间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在学校动静结合快乐地学习、生活。

一、学校发力,拓宽学生活动空间。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努力打造“安全+有趣+成长”的课间活动。可以在校内地面设置游戏彩绘,开设丢沙包、数字格、手脚并用等游戏区,孩子们可以自由在这些游戏区玩耍。还可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劳动教育基地等资源设计更多小游戏、小任务,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

二、班级发力,将教室打造成多维化课间场景。教室可设置为“益智区域”和“静态区域”。在益智区域添置五子棋、象棋、飞行棋、拼图、翻花绳等,既能动脑,也能动手。静态区域可分为“生物角”“书香角”“科学角”三个部分。在生物角,学生可以饲养金鱼、蝌蚪、小乌龟等小型生物,还可以养绿萝、兰花草、多肉等植物。在书香角,除了常规的图书角的打造外,还可在墙面开辟一块魅力知识角,每周设置不同主题的内容,如看图猜成语、字谜、十万个为什么等。依托科学老师,在科学角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周”活动,进行“水面跳舞的纸片”“静电吸管”“三棱镜探索光的折射”等游戏。

三、家长协同,让成长自然发生。家长要理解课间休息的重要性,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在课间真正放松下来。家长可与班主任一起聚焦孩子健康问题,共同制定并实施班级健康运动计划。学校与家委会就如何看待和处理课间安全问题进行充分调研、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公约,并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渠道传递给全体家长。家长适当调整节奏,每天放学、周末可与孩子进行一次复盘,对活动中孩子出现的问题、情绪等可做适当的疏导与引导,大胆鼓励孩子课间15分钟从“别乱跑”到“放心玩”。

杨佳

嘉宾档案:岳塘区湘钢三校东坪校区教师,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员,岳塘区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

观点:15分钟课间虽短,却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校的紧密合作,让课间15分钟真正成为孩子们放松身心、快乐成长的“黄金时间”,助力学生在学校生活更快乐、学习更高效、身心更健康。

一、学校要精心规划课间活动,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校园的花园、操场、劳动基地都是孩子们释放活力的天地。孩子们可以跳绳、踢毽子,既锻炼了身体,又缓解久坐的疲劳为下节课储备精力。可组织一些小型的课间竞赛,如一分钟跳绳挑战、短距离接力赛等,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可开放阅览室、艺术教室等功能场所,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二、家长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课间计划。比如,告诉孩子课间先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以便下节课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鼓励孩子在课间与同学交流互动,分享学习心得、生活趣事,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课间饮食健康,提醒孩子适量饮水,避免在课间吃过多零食,影响正餐食欲和身体健康。家长要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孩子在课间的表现和状态,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课间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长时间独处等,家长要及时与老师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全媒体记者 肖中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