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3日讯(记者高艳云)从投行人到公务员,这样的职业选择越来越不是孤例。

3月31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名单,其中一位拟录用者是来自光大证券的投行从业人员魏欣。魏欣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拟录用职位为财政部上海监管局。



更早之前,一位中信证券的保代考公上岸,同样引发同行关注。此外,投行人离开投行还有另一种方式,即跳槽至上市公司。自去年以来,已有多达52名投行从业人士前往上市公司任职。

为何越来越多的投行人选择离开,是这与去年以来投行业务断崖式萎缩有关。此外,压实看门人责任,从严从重处罚的增多,也让投行人的执业风险增加。而对于高阶投行人,限薪令也使其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投行人考公“上岸”

中证协官网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显示,2021年4月8日,魏欣开始在光大证券从事一般证券业务。

“魏欣”这个名字也出现在即将完成上市的泰禾股份IPO保荐项目组成员名单中。泰禾股份的中签网上投资者于4月2日缴款,上市保荐书表明,本次证券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发行项目组其他成员之一正是“魏欣”。


通过从业机构及相关信息交叉印证,保荐书中的“魏欣”与即将被录用为公务员的魏欣大概率为同一人。


魏欣或许正面临“幸福的烦恼”,即需考虑是否要在IPO奖金与上岸公务员之间做出抉择,当然这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有统计显示,泰禾股份IPO保荐承销费预计为3799.39万元。

另一位即将“上岸”成为公务员的证券从业人员,来自中信证券。3月24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朝阳区公示拟录用名单,其中有一名来自中信证券的员工马梦琪,拟录用职位是北京朝阳区发改委综合管理岗。


中证协官网信息显示,马梦琪于2019年3月19日在中信证券开始执业一般证券业务,并在2022年12月12日成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

投行人上岸公务员,在去年就已有成功先例引发广泛关注。

2024年7月,“券商投行保代转行当村书记”的消息刷屏。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主人公顾仔枫从保荐代表人转型为驻村第一书记。履历显示,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顾仔枫先后在国海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投行部任职,参与过多个IPO、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目前,顾仔枫任职于山东省国资委,并挂职菏泽市巨野县省派驻村第一书记。

投行人跳槽上市公司

除了考公“上岸”,“逃离”投行还有其他途径,跳槽到上市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4日,今年以来已有19名券商投行人员跳槽至上市公司,而去年以来这一数字多达52名;今年以来,共有101名保代辞职,涉及39家券商。

以下两个案例,近期受到关注。

3月20日,福斯达发布公告,聘任黄正杰与张远飞分别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及董秘。黄正杰曾在浙商证券投行部担任业务副总监、保荐代表人。

1月16日,广联航空聘任王梦勋为公司副总经理,王梦勋曾先后在海通证券投行部任经理、中航融富基金任高级投资经理。

逃离投行有三重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行人逃离投行主要有三重因素影响:一是业务量断崖式下滑;二是在“限薪令”政策下,项目提成缩水;三是从严从重的监管环境下,执业风险加剧。

数据统计显示,22家数据可比券商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为220.65亿元,同比下滑28.39%,收入下滑的券商多达18家,占比81.82%。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A股IPO数量为100家,同比减少213家,降幅达68.05%;募资总额为673.53亿元,同比下滑81.11%。而在2023年,有313家公司登陆A股,融资合计3565.39亿元。

2024年,IPO市场出现“撤单潮”,撤否企业数量达到436家,同比增长49%。多个撤否项目被查出问题,相关保荐机构及保代收到罚单。

今年1月,中证协发布修订版《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并公布以2022年度项目为范畴的投行评级结果,其中撤否率是重要评价指标。此外,证监会、各大交易所发布的多个条例制度,均对券商投行撤否率高度关注。

证券从业人员数量显著下降,截至3月30日,证券从业人员数量为32.83万人,同比减少2.03万人,降幅达5.83%。

相较而言,上市公司高管稳定性强,股权激励措施潜在收益超过投行项目提成;公务员稳定性更高。

券商保代的职业转型,本质上是非银金融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微观映射。这一过程既给个人职业发展带来阵痛,也孕育着行业生态优化的机遇。未来,随着注册制深化、产业投行崛起,金融人才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而不仅仅是IPO项目的数量。

对于从业者而言,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将成为实现职业长青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