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时节,随着气温热起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的演出市场。音乐剧、舞剧“一票难求”,文游演艺、沉浸式实景演出频频出圈。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潮流,实现演出经济与旅游消费的同频共振。
市场火热“看演出”成为旅游新风尚
3月28日至4月2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成都上演,5场演出门票开票即售罄。演出中,观众仿佛看到千年前的苏东坡从眉山出发,一路行至杭州,又以独特艺术形式 “回到” 成都,与故乡的人们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目前,“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主题活动正在进行,观众凭借观剧票根可享受成都、眉山、雅安三市多个热门景区、博物馆5折等优惠。
浙江游客 翟燕语:话剧这种形式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可能会更深一些,到实地来看一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前不久,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中显示,多个新推出的旅游演艺项目,凸显科技力量和创新表达,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市场青睐。日前,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围绕剧本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深度升级,再度登台。该剧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宁死不屈的故事。
重庆一九四九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慧芳:我们打造了独创的多维立体沉浸式旋转舞台,通过5个可以360度独立旋转的圆环,实现众多场景的变化,在同一时间演绎不同空间的故事。
惠民福利上新 “演出”引客文旅“留客”
随着市场的火热,如今,各地文旅部门纷纷端出了特色“文旅大餐”,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惠民措施吸引广大游客。
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等惠民措施,让大家从“追一出好戏”中,开启文旅新体验。
日前,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在福建厦门奏响,来自全国11所专业音乐院校同台献艺,带来传统民间器乐合奏、民族室内乐合奏、民族管弦乐等演出形式,吸引了众多民乐爱好者来到厦门,共同感受中国民乐的传统气韵和当代表达。
如今,依托当地特色文旅资源, 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实施一系列春季主题文旅活动和文旅惠民措施,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景区票价打折或免费等福利活动,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并通过区域协作,共同打造跨区域文旅精品线路。
山东游客 陈庆华:江苏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每次来都有很多新的亮点,现在有这么多的惠民政策,大家都更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用AI技术科技赋能文旅,目前,上海推出城市生活智能体“沪小游”,整合热门展演、赛事节庆、非遗古镇等各类资源,并实时对接用户所在的商业网点、景区客流、交通路况、行李寄存等各类信息。只需要输入指令,一份专属的个性化旅行规划就能迅速生成,一键解锁上海旅游全攻略。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钟晓敏:可以看到住宿,点到交通,可以马上导航,美食、购物和娱乐,把这个景点周边的“吃住行游购娱”,都一并推荐给大家。
(总台央视记者 俞悦 高博远 赵雄 张爽)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