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节不一般,无论多忙,记得:1不去,吃2样,3不做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时间过得真快,春分节气已经进入尾声,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也如期而至。今年清明节的时间是,公历4月4日,农历的三月初七。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六,明天就进入清明了。对于今年清明节来说,不仅仅有三天小长假,还是一个祭祖之日,所以今年清明节是不一般的。
不过和往年相比,今年清明也是60年不遇的一个清明,因此无论多忙,也要记得:“1不去,吃2样,3不做”,那么今年清明节有啥说法呢?我来回答:
今年清明节不一般:
今年清明是“双春清明”。
什么是双春清明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在农历的这一年中,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所以这个清明节就是有双春年的清明节。
由于农历2024年是“无春年”,因此立春节气就到了农历二零二五年,一次立春是农历的正月初六,一次立春是农历的腊月十七,因此今年的清明节也是有着双春年的清明节。
那么“双春清明”有啥说法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有俗语是这样说的:“双春清明不上坟”。意思是说,虽然双春年是好事成双的年份,不过在古时候有着“二度春”的说法,因此无论是结婚或者是上坟都不能有双春,特别是祭祀人们是忌讳双数的。
当然这不过是传统的说法而已,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不过来说,今年清明节的时候,该上坟还是要上坟的。
正因为今年清明节如此不一般,所以传统的说法,“1不去,吃2样,3不做”也是由此而来。
1不去:
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去娘家上坟。
在我们山东的部分地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已经结婚的女儿,在清明节这一天,是不能去娘家的祖坟上扫墓的。那么这有什么说法呢?
我讲述一个真实的事情:
我媳妇的母亲,已经走了三年了,这三年的时间里,媳妇梦见母亲很多次。
媳妇母亲去世的第一年清明节,她打算去娘家上坟,可是当她把话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阻止了她:
“上坟是你弟弟的事,你是不能去的,如果你要去,如果你弟弟运气不好,那就责怪我…”
她父亲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不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坟。
没办法,媳妇只好买了一些纸币,在清明节这一天,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朝着母亲坟墓的方向给烧了。
一连三年,媳妇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媳妇很伤心,毕竟村里的传统习俗是不能被打破的,否则会被娘家人骂的。
不过来说,这只是我们这边的传统陋习而已,但是在农村里,因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也就导致了在清明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去娘家的祖坟上,去上坟扫墓的。
2要吃:
吃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也是传统的习俗文化。近几年来,各大超市中也都有卖青团的,那么为什么在这一天吃青团呢?
从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来说:
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青团中的“团”字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所以在清明节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青团,也是寄托着对先祖的思念。
除此之外,在古时候为了纪念先祖,有着三天不动火的习俗,因此人们就用清明时节特有的艾草汁,制作出青团,这样不仅仅作为一种祭品,也有着一些特殊的寓意在里面。
吃水饺:
“千里一习俗,习俗个不同”。
和南方地区不同,在北方很多地区,在清明节这一天是要吃水饺的,那么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就拿我们山东地区来说吧,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家家都包了水饺,并带上去作为供品。
毕竟在古时候,水饺可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吃,所以清明节吃饺子,或者作为扫墓的供品,也是对于老祖宗的一种孝道。
3不做:
扫墓不宜迟:
按照传统的说法,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也是有扫墓的时间的,所以扫墓的时间上也不要太迟了。
那么什么时候扫墓最好呢?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上坟不过三代,扫墓不过未时”。
这里的未时,指的是下午3点,所以在扫墓的时间上,最晚也不能超过下午3点,那么为啥会有这样说说法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扫墓早一些时间也是体现了对祖先的重视,并避免交通拥堵,当然上午也是阳光正好的时候,按照民俗的说法,还是“要赶早不赶晚”的。
不串门访友:
清明节也是一个十分庄严的日子,所以在这个日子里,是不适宜做一些喜庆的活动的,比如说串门走亲戚。
因为此时正是各家各户扫墓的时间,你如果去走亲访友的话,从时间上也是不合适。除此之外,如果看到别人家去扫墓,对于自己也是很尴尬的,所以这也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清明的时候,还是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才好。
不结婚:
对于一些特殊的日子,还是不结婚为好,特别是一些祭祀的日子,比如说:清明节,中元节,端午节,春节风挡。
当然清明节也是这样,毕竟这一天一祭祀为主要目的,是一个庄严的日子,而结婚的日子是喜庆的日子,这也是有冲突的。
通过上述来说,今年清明节还是很特殊的,可是不管多忙,在清明节这一天也要记得:“1不去,吃2样,3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