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均有真实出处,绝无虚构。
一个美国小伙,18岁背井离乡,奔赴万里之外的中国求学,一待就是15年,还声称 “中国是我的家”。
Matt成长于被称为“圣经地带”的纳什维尔,那里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乡村音乐的旋律飘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18岁前,Matt从未踏出过美国半步,生活圈子相对狭窄。一次偶然,他在中餐馆遇到一位“贵人”,对方的一句“嘿,你想学中文吗”,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而电影《翻译风波》的影响,更是让Matt内心深处萌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怀着对未知的憧憬,他向四川外国语大学发去邮件,没想到顺利获得了奖学金,就此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之旅。
初到中国,Matt的经历堪称一部 “人在囧途”。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时,工作人员告知取行李的信息有误,差点让他丢失行李
焦急万分的Matt四处寻找,幸运的是,一位好心的外国人帮他发现了行李箱。
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他稀里糊涂地被带上公交车,来到酒店,和一位陌生男子同住一间房。
在咖啡馆,面对免费的中国美食,他既惊喜又疑惑,由于不会中文,他甚至无法弄清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因担心被绑架而忐忑不安,更差点无法联系上前来接机的人。
到了重庆,Matt的新奇体验才刚刚开始。接机的叔叔用带着方言口音喊他的名字,让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前往住处的车上,他看着窗外独特的城市风貌,心中充满了好奇。到了住处,主人热情地端上热水、洗好的水果和牛奶,这让习惯喝冰水,且乳糖不耐受的他,既感动又有些不知所措。
他一方面不想辜负主人的热情,另一方面又担心直接拒绝会显得不礼貌,甚至试图用衣服擦干水果上的水,模样十分可爱
夜幕降临,Matt迎来了一场难忘的火锅盛宴。当看到菜单上的猪脑、牛肚、肠子等食材时,他内心是抗拒的,这些在他认知里算不上食物的东西,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但入乡随俗的他鼓起勇气尝试后,被火锅独特的味道征服。麻辣鲜香的滋味在舌尖上散开,那一刻,Matt意识到,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将充满未知与惊喜。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Matt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从最初只能用翻译交流,到如今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从中国南方少见的外国人,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活跃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学会了重庆方言,甚至能和街道清洁工、便利店店员用方言畅快交流。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封闭又开放的国家。
在就业选择上,Matt也给出了建议。在2025年,外国人在中国的就业行业十分多元,教育与培训、科技与研发、金融与咨询、文化创意与娱乐等行业都有大量机会
但他提醒,为外国公司工作可能压力更小。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许多中国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加班成为常态,而外国公司在工作时间和强度上相对更人性化
此外,学习中文是融入中国生活的关键,选择二三线城市,能获得更丰富的本地生活体验。
像重庆、武汉、昆明等城市,不仅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充满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有更多时间去感受生活
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中国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能让人实现梦想,收获成长的第二故乡。
本次 Matt 的中国之旅,所有的内容、见闻,均有照片、视频作为凭证,真实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