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军国

“现在是春季禁种铲毒宣传的关键期。”这几天,浙江温州鹿城区五马街道城西街社区党委书记王文变带着网格员走街串巷、仔细踏查。

社区的事千头万绪,但王文变对禁毒工作格外留心。此前,辖区居民李某因复吸被抓,女儿生活没了着落。社区得知情况后,迅速报告街道禁毒办,为其女儿申请到了专项经费,还反复上门说服已重组家庭的前妻暂时照顾孩子。

“关键时刻的援手,就可能让吸毒人员重拾希望。”王文变说,李某在自身努力和社区监督帮教下,戒毒出所后没有复吸,生活步入正轨。

近年来,温州探索构建起“党委领导、多元共治、专业支撑、法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基层禁毒社会化工作新格局。

说起禁毒社会化,当地很多人都知道社工陈乐晓和他的工作室。挖掘戒毒人员的深层需求,施以针对性治疗;根据服务对象特点,提供个案或小组服务……凭借13年的禁毒社会工作经验,陈乐晓将政府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精准服务,点亮戒毒人员心中的希望。

目前,温州已有572名禁毒社工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全面的戒毒康复措施,全市戒毒人员的社区戒毒(康复)巩固率逐年提升。

科技赋能,提高了禁毒社会化的精准性。

“2024年,禁毒部门检测样本达2490份,依托数字平台进行60余次毒品溯源工作,成功消除50余处涉毒隐患。”温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有关负责人说,公安机关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了禁毒工作整体质效。

“‘笑气’是一种具有成瘾性的气体,学名一氧化二氮,滥用‘笑气’危害巨大……”前不久,戒毒康复人员徐志英当起了宣讲员,介绍新型毒品和成瘾性物质知识。

徐志英因为吸毒三进三出戒毒所,耗尽了家财。后来在政府和家人的帮助下,他又重新振作、成功戒毒,并创业成功。为了反哺社会,徐志英在自己厂房里建起安置康复之家,这些年自筹资金安置救助吸毒人员超过140名。

“禁毒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温州市禁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层毒品治理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基层单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资源共享、协同共治和优势互补,有效助力全民参与、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3日 19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