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国的治安,非德国籍人士犯罪似乎都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

德国联邦内政部今日公布了2024年《警方刑事统计报告》数据显示,非德国籍人士在嫌疑人统计中所占比例显著偏高,42%的犯罪嫌疑人是非德国籍。而外籍人口只占德国总人口的不到17%。这看上去,着实有些“扎眼”。


▲图源:Schoening

在德的外国人犯罪率更高吗?德国的专家却不这么认为。

下萨克森警察学院的社会学家兼犯罪学家普雷托(Susann Prätor)指出,这组数据并不能说明“外国人更容易犯罪”。“公众更倾向于举报‘陌生人’的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导致非德国人被举报的可能性几乎是德国人的两倍。”她强调:“这不是犯罪率的真实反映,而是一种被感知放大的偏差。”

但专家们普遍呼吁:不要把公众安全感的焦虑,简单归咎于一个群体。数字不能脱离语境,更不能被武器化。“非德国人”这一标签本身就高度异质,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持旅游签证短暂停留的游客、生活多年的移民、拥有合法居留权的外籍劳工、以及少数专门赴德实施犯罪后快速离境的人员。“他们的共同点,仅仅是没有德国护照。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行为模式。”


▲图源:Kathrin Zeilmann

普雷托表示,德国社会必须学会理性面对数据,而不是借此制造分裂。真正有效的治安改善,依靠的是制度治理、社会融合与法治建设,而不是放大对某一群体的情绪投射。

此外,报告还指出,2024年德国登记的刑事案件总数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的治安在变好。

案件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麻合法化政策正式生效。许多过去被视为刑事犯罪的行为,诸如个人持有或使用大麻等行为已不再记录在案。这一变化直接导致相关案件和嫌疑人数的大幅减少。由此带来的“数字下降”,其实是一种统计口径的调整。


▲图源:picture alliance / dts-Agentur

而与此同时,部分更严重的犯罪类型却在上升。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性犯罪案件的增长。强奸、性胁迫及严重性侵案件数量增长9.3%,达13320起;儿童性侵案件达16354起;涉及青少年色情内容的犯罪上升8.5%。

德媒分析指出,其中一部分案件涉及未成年人自拍传播色情内容,行为人往往未意识到其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专家呼吁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防止因“无知”触法。

(欧洲时报德国版大梦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