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861字
阅读预计10分钟
作者|南平
编辑|孔凌霄
审核| 陈珏可
图源:网络
据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教徒报》(The Hindu)2025年3月30日报道,孟加拉国警方公开宣布,该国政府已对2024年下台的前总理哈西娜提起了一项新的刑事诉讼,罪名是“密谋颠覆政府”。此案不仅掲示了孟加拉国政局的持续动荡,还让外界不禁开始揣测:究竟谁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去支持这位将近80岁的“铁娘子”颠覆政府?
一、新罪名的背景
根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孟加拉国警方此次对哈西娜提起的刑事诉讼聚焦于2024年12月的一场在线会议。这场会议由哈西娜的支持者组织,参与者包括前执政党——人民联盟的骨干成员,人数多达577人。孟加拉国警方称,此次会议的目标是在孟加拉国策划一场内战,以推翻尤努斯领导的临时政府并让哈西娜重掌政权。会议记录显示,参与者表达了强烈的忠诚,许多人宣称愿意“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无论他们身处孟加拉国境内还是流亡海外。
这一指控并非孤立事件。自哈西娜下台以来,她及其人民联盟的多个高级成员已面临多项刑事指控,包括与2024年抗议活动期间暴力镇压相关的罪行。此次新的指控表明,临时政府正在加紧清算哈西娜的政治势力,以防止其卷土重来。警方发言人贾西姆·乌丁·汗表示,最初的起诉对象包括哈西娜和72名具体人员,但随着调查深入,涉案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场虚拟会议的规模和组织性显示出哈西娜在流亡后仍保有一定的政治号召力,这无疑对临时政府的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哈西娜目前身处印度,这为案件的司法进程增添了复杂性。孟加拉国已启动引渡程序,要求印度将哈西娜移交回国受审。然而,印度作为哈西娜长期的盟友,其态度暧昧。印度政府一方面不愿公开支持一位被指控颠覆邻国政府的流亡领导人,另一方面又因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联系不愿轻易放弃对哈西娜的庇护。这种两难处境使得案件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2024 年 8 月 5 日(周一)傍晚,哈西娜逃亡的飞机刚刚落地印度北方邦欣顿空军基地,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同其举行会面,为其提供安全保障,将其转移到新德里的安全地点。图为多瓦尔的车队在会面结束后离开欣顿空军基地。
二、哈西娜的垮台与政治遗产
谢赫·哈西娜是孟加拉国现代政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作为孟加拉国开国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的女儿,她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并通过领导孟加拉国人民联盟在2009年至2024年间执政。在她的领导下,孟加拉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服装出口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孟加拉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数百万家庭因此摆脱了贫困。此外,她推动的教育和医疗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然而,哈西娜的统治并非没有争议。她的长期执政伴随着对民主制度的侵蚀、选举舞弊指控以及对反对派的严厉打压。尤其是2024年夏天,由学生发起的抗议活动——最初针对政府工作配额制度的不满——迅速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反政府运动。这场被称为“季风雨革命”的运动最终迫使哈西娜在2024年8月5日辞职并逃往印度。她的离去标志着孟加拉国政治格局的剧变,也为现任临时政府首席顾问、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哈西娜的下台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高压统治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她被指控通过操控选举、打压异见人士和建立裙带网络来巩固权力。2024年的抗议活动中,直接听命于她的准军事化部队“快速行动营”对示威者的暴力镇压导致数百人死亡,进一步激化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尽管哈西娜试图将抗议者污蔑为“反对国家独立的叛徒”,但这种说辞未能平息民怨,反而加速了她的政治崩盘。
三、影响孟加拉国政局走向的八个因素分析
哈西娜下台后,临时政府在尤努斯的领导下试图超越传统党派对立,推行改革并恢复民主秩序。目前,影响孟加拉国政局走向的因素主要有八个。
第一,军方态度。孟加拉国军队在最近数十年曾多次干预政治,虽然在2024年持有中立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哈西娜下台,但其当前的中立态度能否持续也令人担忧。
第二,人民联盟残余势力反扑程度。前执政党人民联盟的力量虽然遭到严重削弱,许多领导人被捕或流亡,但其残余势力正在密谋反扑,其中可能包括臭名昭著的“快速行动营”的成员。不能排除这股势力勾连孟加拉国军队内部的支持者以及支持哈西娜的外国政府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第三,民族主义党的野心。另外一个主要政党——民族主义党试图填补权力真空。孟加拉国的政治舞台一直被两大政党主导:人民联盟和民族主义党。这两大阵营的对立不仅体现在政策分歧上,更表现为家族恩怨和权力斗争的延续。哈西娜的父亲谢赫·穆吉布在1975年被暗杀,而民族主义党领导人哈莉达·齐亚(Khaleda Zia)的丈夫齐亚乌尔·拉赫曼(Ziaur Rahman)在1981年遇刺,这两起事件为两大家族埋下了不解之仇。然而,目前其主要领导人身患绝症,健康堪忧,其子由于之前遭到贪腐指控而一直流亡英国,迟迟无法返回孟加拉国,再加上之前长期遭到哈西娜打压而游离在权利边缘,虽然在哈西娜下台后表现出很大的野心,但在政治转型期间能否东山再起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第四,穆斯林势力。一些穆斯林的政党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比如之前遭到哈西娜查禁的穆斯林保守主义政党——孟加拉国伊斯兰大会党(Jamaat-e-Islami),虽然很多成员遭到抓捕,但尤努斯政府对该党态度较为包容,很多被捕者被释放出来,该党曾经长期是民族主义党的盟友。目前,穆斯林政党势力正在不断积蓄,但该党能否赢得孟加拉国军方主要领导人的支持是关键。
第五,印度潜在介入的影响。印度对孟加拉国证据的影响不容小觑。比如,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传统霸主,一直是哈西娜政权的重要支持者,为其提供了经济援助和外交背书。作为回报,哈西娜在打击反印度武装、开放贸易通道等方面与印度密切合作。然而,她的倒台让印度失去了在孟加拉国的一个可靠盟友,这对印度的地区战略构成了挑战。从2024年哈西娜下台流亡印度至今,印度一直为其提供庇护,并对孟加拉国新政权多次提出的引渡要求不作明确表态。印度庇护哈西娜的态度引发了孟加拉国国内的不满。印度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多重考量:一是印度不愿因明确表态支持哈西娜而进一步恶化与孟加拉国的关系;二是放弃哈西娜可能被视为对其他地区盟友的背叛;三是孟加拉国国内的印度教徒频繁遭受攻击的报道也为印度政府施加了压力,迫使其采取强硬立场,庇护哈西娜。
第六,美国对尤努斯政府的支持程度。美国曾公开批评哈西娜政府的民主倒退,并在2024年抗议期间呼吁和平过渡。如今,美国可能支持尤努斯的改革努力,以推动孟加拉国走向更民主的治理模式。然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可能使美国的干预变得谨慎。美国对于尤努斯政府的支持力度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否延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
第七,印度教徒的遭遇是否沦为外国干预借口。孟加拉国为穆斯林主导的国家。印度教徒在孟加拉国国内属于少数宗教群体,在孟加拉国政治舞台上长年湮没无闻,政治影响力较小,印度教徒在哈西娜下台后容易沦为袭击目标,印度教寺庙等建筑遭到破坏,这种局面愈演愈烈。印度政府已经关注到这一点,未来可能会以此为借口采取措施。
第八,尤努斯政府的治理成效。经济状况影响年轻人对政府的信心。2024年的抗议活动最初由学生发起,反映了年轻一代对贫富差距扩大、腐败猖獗和青年失业问题的失望,以及对孟加拉国未来前景的迷茫。这些不满情绪在哈西娜下台后并未完全消散,反而因临时政府面临的治理难题而有所加剧。哈西娜的支持者完全可能利用这一局势,通过煽动内乱去重塑政治格局。所以,对尤努斯领导的临时政府而言,既要尽快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又要恢复民主和法治,为即将到来的大选铺平道路,各项任务都是既紧迫,又艰巨。尤努斯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和人道主义者,其声誉为他赢得了广泛支持,但缺乏政治经验可能成为其角逐政治舞台的短板。
可以说,孟加拉国现在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是继续陷入党派斗争和动荡的循环,还是迈向民主包容的未来,取决于当前领导层的智慧与决心,而哈西娜的个人命运将成为政治转型过程中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本文转载自“南洋风云录”微信公众号 2025 年4 月2 日文章,原标题为:《孟加拉国前总理被控颠覆政府,谁在支持她?》
本期编辑:孔凌霄
本期审核: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