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 年的冬天,寒冷的气息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席卷着蒙古国的部分地区。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迅速将广袤的草原掩埋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之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其严重程度超乎想象,厚厚的积雪阻断了道路,更致命的是,它彻底掩盖了大地原本的生机,使得众多食草动物赖以为生的草料被深埋地下,不见天日。
在这片暂时被冰雪统治的土地上,有一群生灵陷入了绝境,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吃的,所以被迫南迁。
而南边确实有它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地方:我国的内蒙古。
但是这些生灵的南迁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因为国家和国家的边境线上通常都会设置一些障碍,比如铁丝网或者电网之类的东西。
那么这群生灵能不能跨越这个障碍突围呢?
«——【·跨越重重阻碍来华的生灵·】——»
2014年的冬天,家住在内蒙古的牧民乌力吉巴雅和儿子格日勒发现敖都苏木额尔登高毕嘎查草场上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生灵。
它们就是跨境而来的黄羊。
要知道,蒙古国和我国的边境线上多设置有铁丝网,这些铁丝网非常高,一般动物是很难过来的。
虽然黄羊的跳跃能力非常出色,但它们在铁丝网的高度面前还是没有办法一跃而过,但它们为了活下来,还是会一次次地冲向铁丝网。
再后来,因为黄羊的数量比较多,所以一些身体比较好的黄羊就能踩着同伴的身体,越过铁丝网来到了内蒙古。
但即便是来到了内蒙古,它们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因为这里的食物和水源同样不算丰富。
格日勒父子世世代代都生长在这片草场上,所以对生活在这片草场上的动物都有深厚的感情,黄羊到了之后,看到这些小生灵找不到东西吃,他们很是不忍心。
于是他们决定少养一些牛羊,将草场腾出来一部分妃黄羊们。
为了能够让它们喝上水,格日勒父子还运来了水并且安装了监控,最后发现黄羊的数量大概在20只左右。
当然,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一些黄羊会被野狗伤害,所以它们的数量似乎一直也比较稳定。
对于生活在内蒙古的牧民来说,草原就是他们生活最大的依仗,所以将草场让给这些黄羊之后,其实他们每年的收入都要减少很多。
格日勒父子统计过,因为他们给这些黄羊修建了3000亩的草场,而这3000亩草场能够产生的效益大概至少有6万元。
再加上一些草料还有人工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格日勒父子一家每年至少得为这些黄羊付7万元的费用。
但是格日勒父子一家对此无怨无悔,他们表示草原就应该属于这些本来就生活在上面的小生灵们。
那么黄羊是什么动物,为何格日勒父子愿意为它们付出这么多呢?
«——【·珍贵的生灵·】——»
黄羊学名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是中国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为稀少的物种之一,堪称草原上的珍稀精灵。
从外貌上看,普氏原羚体型矫健优美,成年个体体长一般在1.1米至 1.3米之间,体重约25至40千克。
它们的毛色在不同季节有着微妙的变化,夏季时,背部毛色呈现出棕黄色,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白色,这种色彩搭配使得它们在草原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保护色,能够巧妙地融入周围的景色之中,不易被天敌发现。
到了冬季,它们的毛色会逐渐变浅,变得更加厚实,以抵御寒冷的气候。
普氏原羚最显著的外貌特征,当属它们那一对独特的角,雄性普氏原羚的角较为粗大,角尖微微向后弯曲,角上有明显的环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一种冷峻而独特的光芒。
而雌性普氏原羚的角则相对短小、纤细,它们的眼睛又大又圆,灵动而明亮,仿佛蕴含着对草原世界无尽的好奇与对生存的执着。
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也十分独特,它们主要栖息在草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开阔,水草相对丰富,为普氏原羚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它们是典型的群居动物,通常会结成小群体活动,群体数量一般在几只到几十只不等。
在群体中,有着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强壮的雄性普氏原羚往往担任着保护群体安全的重任,它们时刻保持着警惕,密切关注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刻发出警报,带领群体迅速逃离。
普氏原羚以草本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对草原上的各种青草、嫩枝等有着敏锐的辨别能力,能够准确地挑选出营养丰富的植物进行采食。
普氏原羚的奔跑速度极快,堪称草原上的 “速度之王”。
当它们受到惊吓或者遇到天敌追捕时,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在草原上疾驰,其身姿矫健,动作敏捷,瞬间就能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普氏原羚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由于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普氏原羚的栖息地不断缩小;
还有非法捕猎等行为,更是对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普氏原羚的数量急剧减少,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
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普氏原羚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它们仍然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需要我们持续给予关注和保护。
2014 年蒙古雪灾中黄羊的迁徙以及牧民们的善举,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好这片草原,守护好这些珍贵的生命,让草原上的生命纽带永远延续下去,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中国新闻网《内蒙古一牧民为过境黄羊建3000亩“专属”草场》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