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看历史纪录片?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你觉得过不去的事情,纪录片中的古人早在几百年前就经历过;

你怎么都看不破的迷瘴,他们也早已有了应对之法。

央视这部新出品的纪录片《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就把语文课本里李白杜甫孟浩然等11位唐朝诗人的人生经历,一一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看懂了他们的人生故事,你便能知道如何解决困扰你的难题,再多的内耗,都将不药而愈。

1

如果你觉得人生不幸

命运多舛,就去看看王勃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不幸。

他们认为任何困难都是上天对自己的刁难,任何痛苦都是阻止他们前行的绊脚石。

却不知,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一个人经历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坎坷命运。

纪录片中说道,王勃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7 年,如烟花般短暂,又如山路般崎岖。

他少时便被人誉为神童,17岁时又被授予“朝散郎”的职务,捧上了国家的铁饭碗,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登高必跌重,王勃命运的转折很快就来了。

在一次斗鸡比赛中,他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引得竞相传阅。

可唐高宗本就对斗鸡非常反感,看了王勃的文章,更是火冒三丈,直接将他赶出了长安。



王勃的人生迅速从高峰跌到了谷底,他心中的阴郁可想而知。

之后几年,王勃一直在各地游荡,寻找可再次入仕的机会。

名将裴行俭看中了王勃的才华,便再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补官。

没想到,王勃又因此卷入了“私杀家奴”案中,差点被杀。

好在恰巧碰上天下大赦,这才得以逃过一劫。

面对这诸多的变故,王勃抱怨命运了吗?

没有。

他说:“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只要心中有期望,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只可惜的是,还没等王勃再出发,他就溺水身亡了。

不过,王勃的处世态度,却能给身处黑暗的我们一点启发:

人生海海,没有谁,能够轻松抵达人生的彼岸。

但若一直抱怨命运,我们便只会在原地挣扎。

若坦然接受生活浪潮的拍打,我们才有可能借助浪潮的力量,横渡苦海,登临彼岸。

记住:生活里永远藏着生生不灭的希望,只要你不放弃,你遇到的所有不幸,都会转化为好运。

2

如果你觉得无人理解

倍感孤独,就去看看李白

杜甫在《梦李白》里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这十个字,写出了李白潇洒、豪放、浪漫的背后,虚无、寂寞、无人理解的痛苦人生

纪录片《李白篇》中,讲了李白少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的人生理想。

20岁时,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2岁时,他又说:“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57岁时,他仍在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一生的梦想,就是建功立业,兼济天下。

然而,他这个梦想,一生都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也没有机会可以让他去实现。

他离梦想最近的一次,是他凭着才气成为皇帝的座上宾。

那时他以为,自己的抱负就要实现了。

然而,皇帝却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写写清词的御用文人,不肯重用他。

李白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忍耐了一年后,他就决然离开了。



此后,李白一直游历各地,登山临水,寻幽访胜,慢慢学会了与孤独相处。

哪怕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中,李白也会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其实,哪里是山懂人的感情,只是他已经学会了与孤独和解,觉得天地万物皆可与自己为伴。

再孤独的日子,也能被他过出诗意与清欢。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孤独是生命的底色,每个人都是奔走世间的独行客。”

我们既然生在世间,就会不可避免地与孤独交锋。

身为独立的个体,他人也自然不可能完全理解我们。

总会有一些时刻,我们会陷入孤寂之中,倍感痛苦。

这个时候,你唯一能做的,便是接受生命的孤独。

就算无人相伴,你也可以活成自己的灵魂伴侣,在孤独的岁月里,感受生活的清欢与温柔。

3

如果你觉得生活苦不堪言

熬不下去,就去看看杜甫

杜甫的一生有多苦呢?

有人说:“看杜甫的人生,读杜甫的诗,你会觉得杜甫的身上,写满了一个成年人一生的悲欢。”

纪录片中说道,杜甫也曾出身名门,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

然而,等他一头扎进社会里时,他就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

先是科举考试,几次都没考上,再之后,一直支撑他经济来源的父亲,也溘然长逝。

杜甫不得不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为此,他只能四处奔走,赠诗献赋,以求得到一次权贵举荐入仕的机会。

多年以后,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管理门禁锁钥的职位,然而安稳日子还没过几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他又再次失去了所有,只能带着一家四处流离,躲避战乱。

后来他辗转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搭建起了一间草堂。

他才在此地过上了一段相对快意的日子,还用轻快的笔触写下了这首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他眼中,命运加诸他身上的诸多苦难,与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和黄鹂啼鸣柳树间的景致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眼前生机盎然的景象,便足以让他忘却一切烦恼。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的人生,也是苦不堪言的。

但越苦的时候,我们越要忍,越要去从生活的苦涩中挤出一丝甜。

就像作家辛迪·芬奇所说的:“我会允许一切自然发生,并将之视为生命最曼妙的风景。”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百分百的满分人生。

只有接受苦难的发生,而后尽力生活,我们才有可能迎来人生的转机。

4

如果你屡屡被否定

需要被治愈,就去看看孟浩然

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求别人的认可,一旦被别人否定,就会心结难解,郁郁寡欢。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建议你跟着纪录片,去看看孟浩然的一生。

孟浩然年轻时,便不被世俗所拘。

当别人都在要求他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时。

他却舍弃了功名利禄,舍弃了官冕车马,选择了隐居山林。

当时很多人都说他不务正业,甚至连他的父亲,也完全不能理解他的做法。

可孟浩然没有在意这些,他经常在月明之夜畅饮,醉卧在花丛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就这样过了6年多的时光,他父亲辞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孟浩然才上京求官。

在京城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他不被皇帝待见。

可孟浩然依旧没有抱怨,而是转身南下吴越,游山玩水去了。

再之后,他就索性隐居田园,过上了平静的小日子。

在此期间,他还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成为唐朝第一位布衣诗人。



孟浩然在当时,被亲友,被皇帝,被世人否定,可他依旧将一生活得无比恣意。

就像这部纪录片中所说:“人生在世,就是要对得起当下的自己。”

而你我活着,又何必为了他人一两句不中听的言语而内耗不已呢?

人这辈子最舒服的活法,就是随心所欲,从心而行。

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整个人生的重心。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脚下的路要自己走,你做什么,不需要别人来评判。

往后余生,你就大胆地走自己的路,别管是非功过,任由别人去评说。

《菜根谭》中讲:“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很多事情,我们只要转一下心念,便不会被内耗所困。

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再被某些事困住,为某些事忧思不已,不妨看看这部《大唐诗人传》。

看懂了这些诗人的人生经历,你便能以更开阔的格局、更高的视角看待人生。

到那个时候,世事纷纭于你,也不过是一阵轻烟而已。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