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凌晨,第聂伯河左岸笼罩在薄雾之中,乌军第47机械化旅的突击集群正悄然逼近俄军防线。这支配备“海马斯”火箭炮与“豹2”主战坦克的精锐部队,早已通过无人机群锁定了俄军后勤节点——当装载弹药的列车因制裁导致的燃油短缺被迫在临时站台停留时,密集的火箭弹雨瞬间撕裂了寂静。旅长瓦列里·帕夫洛夫在战地通讯中向指挥部报告:“我们抓住了敌人换防间隙,他们的补给车甚至凑不齐燃料,火炮阵地哑火了整整20分钟。”



这场教科书般的突袭战持续不到3小时,乌军便以伤亡27人的代价,击溃了俄军第72摩托化步兵旅的两个营,收复了包括新卡霍夫卡灌溉枢纽外围的12平方公里土地。一名参与冲锋的列兵在镜头前展示缴获的俄军手册,内页赫然写着:“若遇乌军无人机空袭,立即放弃装备撤离”——这印证了前线俄军士气的崩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乌军先头部队已抵近第聂伯河支流因胡列茨河,距离2022年失守的重镇赫尔松城区仅剩15公里。



战场之外,战略支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美国国防部在当日午间宣布,5亿美元紧急军援清单中不仅包括“爱国者”导弹的最新改进型,更有30辆M1A2主战坦克提前启运——这批装备将直接配属给即将投入南线反攻的“奥尔斯克”机械化师。北约军事观察家指出,俄军在该方向部署的T-72B3坦克群,其火控系统在夜间作战中落后乌军三代,而“标枪”导弹的精准狙杀已让俄军装甲兵产生“露头即毁”的心理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被俘的俄军下士在审讯中透露,其所在连队已两周未领到御寒衣物,士兵们私下讨论“等欧盟关税生效后,克里姆林宫还能不能发得出工资”。这种蔓延的厌战情绪在社交媒体上亦有印证:顿涅茨克亲俄民兵组织的频道罕见出现“呼吁和谈”的留言,而俄军家属协会则公开抱怨“前线药品比伏特加还稀缺”。
正如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晚间声明中所说:“当敌人在计算卢布贬值幅度时,我们的士兵在计算收复每一寸国土的步数。”随着黄昏时乌军防空系统在赫尔松上空击落一架试图偷袭的苏-34战机,战场态势已清晰呈现:俄军精心构筑的“东方-2024”防线,正像春日的坚冰般在乌军的钢铁洪流与国际支援的暖阳中加速崩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