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安徽高速的一起小米SUV7车祸,夺去了3个鲜活的生命。72小时后,雷军称起火并非“自燃”,可能是猛烈撞击后系统受损导致。家属不服,称无法解释车门打不开、车辆撞击后为何燃烧等疑问,需要更详细的说法。有大量网友指责家属故意碰瓷,欺负雷军这个老实人。
对于家属的说法,网友们都有哪些不同意见呢?
1、车祸责任不应找车企,既然选择了智驾就要自行承担风险。
汽车是交通工具,不是安全移动堡垒。既然选择了智能驾驶,也就选择了自愿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
我自己开车也使用智驾,但手从不会离开方向盘。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智驾,只能说明你漠视生命,死了也不要赖别人!
2、科学技术发展需要试错,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有网友认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和纠正的过程,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甚至将事故中的死者称为“为科学技术献身的勇者”,认为这是技术进步应当付出的代价。
3、事故和车子没关系,但一定和开车的人有关系。
99%车祸是人为的!小心驾驶才是王道!
我能说啥,说出事大多都是女司机,是事实吗?是的,不信可以去看事故调查,百分六十之七十出事故的都是女司机,不管她开的是什么车。
100多迈的速度撞到水泥墩子上,无论什么样的车,都是车毁人亡,跟品牌没关系,车子都变形了,门也变形,如果不系安全带,人也会飞出去。
4、家属的诉求被利用,帮助西方竞争对手打压小米。
有很多国外大品牌的车也出事,不能只盯着一个品牌,而是要了解事情多面性,我觉得真实的给到一个答复,有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吸取教训,这个很好。
小米企业做得很好,所以选择碰瓷小米。帮助西方和国内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来打压小米,这就是有些中国人能做出来的事。八国联军进北京,带路的都是老北京人儿!
5、事故仍在调查中,咬住车企不放就是欺负老实人。
是不是所有的飞机只要一出事,家属就马上去找波音或空客去讨要说法呢?
事故都还在调查之中,雷军能说什么?你希望他说什么?你认为的“足够的敬畏心”是何程度?给你下跪吗???
汽车工业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哪个汽车老总出来对一起车祸表态的,也未免太欺负老实人。死者家属揪着不放,是何居心?是谁在你背后指使?
配图需要,请勿对号入座
那么,网友对于家属的指责有无道理呢?
1、从法律角度看,将事故责任直接指向车企于法无据。
依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车祸事故责任的认定需要经过专业机构的调查和司法机关的判定。
车祸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驾驶行为、道路条件、车辆状况等。在事故原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将责任简单归咎于车企是不合理的。
如果事故确实与车辆本身的设计或制造缺陷有关,车企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如果事故主要由驾驶者或其他外部因素造成,车企的责任则较小。
配图需要,请勿对号入座
2、事故原因不明时,应尽量避免情绪化的猜测和表达。
三个花季的少女就这样走了,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确实家属在失去亲人后,情绪难免激动,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公共舆论场中,情绪化的表达容易引发争议。
电动汽车的行车数据掌握在车企手里,这也是家属对很多问题质疑的症结所在。不过目前既然责任尚未明确,建议还是要保持理性,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舆论施压。
配图需要,请勿对号入座
3、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技术应以保障人类的安全为前提。
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也会出现一些意外和悲剧,这些现象的确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将事故中的死者称为“为科学技术献身的勇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技术的发展应以保障人类安全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4、如果有人对家属进行人身攻击或诽谤,则涉嫌侵犯其名誉权。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家属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配图需要,请勿对号入座
写在后面的话
无论是公众还是家属,都应尊重法律和事实。在事故调查结果没有发布之前,大家都不要过早下结论。我们更要警惕网络水军的操纵,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安全保障始终应当是第一位的,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买了电动车的朋友们安心。
小米,一路走好!雷军,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