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上任后首次出访印太地区,3月28日抵达首站夏威夷,之后访问关岛、菲律宾和日本,进一步强化同盟及伙伴关系。

出发前,赫格塞斯在X平台发文说,“印太是优先地区,我们正在强化威慑力、战备力及盟友关系。”

3月28日,海格塞斯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总统小马科斯进行会晤,再次重申“美国与菲律宾签订的防御条约”,并坚定承诺,美国将向菲律宾提供更多的先进武器系统,并增加联合训练,以提升两国在“高端作战”中的协同能力。

3月30日,赫格塞斯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防卫大臣中谷元举行会谈,双方承诺将加强并升级军事同盟关系。



海格塞斯表示,日前,美国、菲律宾和日本为进一步加强三方军事合作,已在南海举行第八次联合军演。此次演习是三个国家第八次联合举行军演,参与舰艇包括日本多任务护卫舰“能代号”(JS Noshiro)、菲律宾海军巡防舰“何塞·黎刹号”(BRP Jose Rizal)与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舒普号”(USS Shoup)。

海格塞斯上任后,在川普总统的引领下,重新调整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布局,将军事重点从欧洲转向亚洲。海格塞斯强调,美国无意挑起战争,但为了确保和平,必须展现足够的军事威慑力。

美军根据情报判断,目前印太地区开战的风险下降。于是,美国国防部下令正在西太平洋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前往中东支援,以加强对也门胡塞组织的打击。卡尔文森号航母接令后,迅速前往关岛补给,应装载更多对地打击弹药,然后前往中东。



卡尔文森号是目前美军在西太平洋唯一执行战备巡航的航母,驻日本的华盛顿号航母应在4月底或5月初才会出动。美军让尼米兹号航母在美国西海岸的圣地牙哥做准备,然后部署到西太平洋,但卡尔文森号航母应该不会等尼米兹号前来接替,就提前离开。

美军最直接的动作,将是在四月份的“肩并肩”演习中向菲律宾岛屿部署反舰导弹,地点正好在巴士海峡中间的巴丹岛;部署的武器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多次参加实战演练的海军打击导弹和无人发射车,可以打击超过100海里(约185公里)外的目标。

2014年,美国海军首先在濒海战斗舰上成功测试了海军打击导弹(Naval Strike Missile),之后大批采购,美军命名为RGM-184A。该导弹由挪威开发,获得了来自多国的订单。2018年的环太平洋军演期间,美国陆军成功测试了陆基海军打击导弹,击沉了海上靶船;之后环太平洋军演的击沉演习中,美国、澳大利亚战舰均成功发射过海军打击导弹,击中了靶船。

美国海军陆战队同样获得了陆基版的海军打击导弹。2021年8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与航母舰载机、潜艇等一同参加了实弹打靶船演习。2枚海军打击导弹从岛上的无人发射车上被遥控发射,击中了100多海里外的海上靶船。

无人发射车和相应装备先通过气垫船和MV-22B直升机被运上岸,使用无线卫星通信设备协调了从目标跟踪到发射的远程通信控制,之后装备迅速回收、撤离。美军即将向菲律宾部署的正是此类装备。美军已经在菲律宾部署了提丰导弹系统,主要目标应是中国沿海附近的军事目标,也包括海上目标;即将部署在菲律宾巴丹岛的海军打击导弹则专门针对海上舰船,以封锁巴士海峡。



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和台湾之间的巴丹群岛是控制巴士海峡的战略要地,巴丹岛(Batan Island)是巴丹群岛面积第二大及人口最多的岛,人口超过1.1万人,正好位于巴士海峡的中间,在此部署海军打击导弹意义重大。

美日可联合封锁宫古海峡,美菲再联合封锁巴士海峡,美军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剑指台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