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彭汝 闻贵容 尚紫荆)“原来科学探索这么不容易,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科学家!”近日,在湖北英山思源实验学校的“德育学堂”上,一场以钱学森为榜样的“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的心灵之旅悄然触动着每一个学子的心。

为了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湖北英山思源实验学校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开办“德育学堂”,设置每周学习一位楷模,承一份科学担当精神,燃一份爱国报国热情,树一面文明礼仪旗帜的德育目标,创新滴灌式德育新模式。

学校以“教联体”为核心,一校五区同步开展特色德育,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劳动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科学教育基地等多元化德育平台,以核心校区为引领,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打造了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德育矩阵,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护航。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发力,围绕“科学家教育”主题打造德育文化空间,通过墙面展陈、符号化设计实现“每面墙都育人、每个角落皆课堂”的沉浸式育人环境,让科学家精神与德育理念在校园处处可视可感。

当家长成为德育“合伙人”,教育就有了双倍的温度。湖北英山思源实验学校与家庭形成联系紧密的“教育磁场”,从关键品格的凝练到学校课程的建构,都积极发动和引导家长参与。通过建立健全家委会,引导家长参与亲子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让德育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常规评价机制,包括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评比、每学期一次的“榜样班级”评选等。这些举措旨在从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校园里,德育不再是生硬的条文,而是融入晨读、课间、志愿服务的‘流动风景’。在日常细节中,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价值观。在德育创新的星空下,我们看到了教育最动人的模样——让每个生命在文明的滋养中,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程墨 彭汝 闻贵容 尚紫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