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我和其他美国学者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美国政界和公众理解,(美中)合作可以带来双赢,对抗则只会带来双输。”日前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看法。作为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萨克斯直言,经济发展并非零和博弈,美国向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政策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他表示,“美国优先”的政策已经让美欧之间出现重大分歧,这将促使欧洲在外交政策上更加独立。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美国知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在美国搞科研的学者,正考虑离开美国,前往加拿大、欧洲或其他国家另寻出路。与此同时,在过去1个月里,有3名在美国工作的外国学者在入境美国时遭到阻拦乃至监禁和遣返,更有数百名在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被美国政府撤销了签证。根据《自然》杂志介绍,该杂志于本月稍早时候对1608名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和学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美国新一届政府给科研环境和科研经费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否让他们心生去意。

至于原因,自然是特朗普的新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的混乱。为了缩减美国政府的开支,上台后没多久,特朗普就宣布大砍科研预算,导致大量科研项目停滞。现在,这么多科学家想要离开,说明他们对特朗普政府已经彻底失望。美国也因为资金问题,陷入了两难之境,想要缩减开支,就会迎来人才流失。



大量美国科学家考虑出走(资料图)

上个月,白宫宣布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间接经费”削减至预算的15%,而生物科学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NIH的拨款。NIH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公共资助机构,每年预算高达470亿美元。该机构的研究拨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基本处于冻结状态。此外,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预算也受到削减,据报道,白宫为NSF规划的新年度预算为30亿美元,预算削减超过三分之二,直接影响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

在美国顶尖大学,一位植物基因组学和农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说:「这是我家乡——我真的热爱我的国家,但很多导师都告诉我:现在就离开美国!」一名从事核裂变研究的科学家,原本计划前往美国,但现在他已经改变计划,正在欧洲寻找机会。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前往那些有科研合作伙伴、朋友、家人,或是自己熟悉语言的国家。一位受访者写道:「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美国的传统盟友与竞争对手同步发力。法国启动“科学安全之地”项目,投入1500万欧元定向吸纳美国学者;瑞士洛桑大学的美国学者申请量激增5倍。德国马普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则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开出优厚条件。中国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2021-2024年,超3800名华裔科学家回流,被称作“新钱学森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提供住房、高薪与自主立项权,直击美国科研体系的痛点。



特朗普削减科研开支(资料图)

据澎湃新闻消息,孔龙曾是苹果公司总部的首席工程师,参与过多个重要项目,是业界公认的顶尖人才。他200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博士学位,还在甲骨文公司担任过高级工程师。2017年到2024年,他在苹果公司一路高升,如今却突然回国,还入职了复旦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有人猜测,他可能是被国内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也有人觉得可能是家庭原因。但不管怎样,他的回归都让人充满期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