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给全世界都上了生动的一课,尤其是对中国来说,这场仗看得是触目惊心。俄罗斯和乌克兰你来我往,导弹、无人机、制导炸弹轮番上阵,看得出来现代战争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堆人堆炮的玩法了。

中国作为军事大国,这几年一直在盯着这场冲突看,琢磨着怎么调整自己的战略。特别是制导炸弹这东西,在俄乌战场上大放异彩,让中国意识到:导弹可以少搞点,但制导炸弹这玩意儿,得囤上几万枚备战才踏实。这篇文章就来聊聊为啥俄乌冲突会给中国带来这么大触动,制导炸弹到底有啥用,中国咋想的,又咋干的,最后再看看国际上咋看这事儿。

俄乌冲突咋回事,中国看了啥

俄乌冲突这事儿,得从头说起。2022年2月24号,俄罗斯直接对乌克兰动手了,打的理由一大堆:历史恩怨、地缘政治、北约东扩、民族问题,等等。俄罗斯这边是铁了心要收拾乌克兰,乌克兰那边靠着西方支援,死扛到底。这仗一打就是好几年,规模大、时间长,完全超出了很多人一开始的预想。俄罗斯扔了导弹、无人机、制导炸弹,乌克兰也有自己的招数,两边打得是天昏地暗。

中国呢,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不是说凑热闹,而是这场仗真能看出不少门道。俄罗斯一开始靠导弹砸,气势汹汹,但没多久就发现,导弹这东西太贵,用起来心疼。乌克兰这边呢,靠着北约的援助,弄了不少高科技装备,硬是顶住了压力。双方打着打着,俄罗斯这边开始大量用制导炸弹,效果好得吓人,乌克兰的指挥部、弹药库、防空系统,一个个被炸得稀巴烂。这仗打下来,现代战争的模样暴露无遗:高精度打击成了主流,靠人海战术或者乱砸一通的时代过去了。

中国看完这场仗,最大的感触就是:现代战争得靠精准打。导弹虽然牛,但造价高得离谱,一枚少说几百万美元,打几发就得喘口气。而制导炸弹呢,便宜多了,精度也不差,能批量生产,关键是能持续用,性价比高到爆。俄罗斯用这玩意儿,把乌克兰揍得够呛,中国这边一看,哎哟,这东西好使,得学起来。

制导炸弹到底有多牛

制导炸弹是啥?简单说,就是装了导航系统的炸弹,能自己找目标,扔下去基本不会跑偏。跟以前那种扔下去全凭运气的“哑弹”比,这玩意儿命中率高得吓人。现代战争里,制导炸弹能干的事儿多了去了:炸指挥部、砸弹药库、断后勤,甚至还能打移动目标,灵活得不行。

俄乌冲突里,俄罗斯用制导炸弹干了不少大事。2022年3月,俄军用制导炸弹一发干掉了乌克兰的一个大弹药库,爆炸那动静,直接让乌军少了好几天的补给。同年10月,又一枚制导炸弹砸中乌克兰的指挥中心,指挥官当场懵圈,部队乱成一团。这种精准打击,直接让乌克兰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啥制导炸弹这么好用?第一,准。激光制导、卫星制导,扔下去误差也就几米,基本是指哪打哪。第二,便宜。一枚制导炸弹成本也就几十万人民币,导弹动不动几百万,差了好几倍。第三,灵活。飞机能扔,无人机也能扔,适应性强。第四,能批量造。生产简单,原材料不稀缺,打仗时消耗再多也能补得上。

中国看了这场仗,算了一笔账:导弹是战略武器,吓唬人用用就行,真打持久战,还得靠制导炸弹这种“经济实惠”的家伙。俄乌冲突里,俄罗斯导弹用着用着就少了,制导炸弹却一直没断货,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中国咋调整战略

中国这些年军事发展一直没停过,俄乌冲突一打,等于给中国开了个免费的“教学课”。中国本来就有制导炸弹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就搞过这东西。2004年,LT2激光制导炸弹问世,精度高,能穿透云层,挺靠谱。后来技术越来越成熟,制导炸弹的种类也多了起来。

俄乌冲突后,中国明显加快了步伐。2023年,军工企业接到任务:制导炸弹得加紧研发。2024年,新一代激光制导炸弹测试成功,误差小到离谱,部队试了都说好。2025年,中国还跟乌克兰搞了点技术合作,把人家的经验拿过来,升级了自己的货。研发上花了大心思,生产上也没闲着。2025年,国内好几个工厂24小时连轴转,制导炸弹堆满仓库,据说总数已经好几万枚了。

为啥这么拼?一是形势逼的。中国周边不太平,台海、南海、边境,哪哪都有点火药味,得多备点家伙事儿。二是学聪明了。俄乌冲突证明,现代战争不是比谁导弹多,而是比谁能持久打、精准打。制导炸弹正好符合这要求,研发加储备,双管齐下,战略上更有底气。

中国为啥要囤几万枚制导炸弹?这事儿得从大环境和实战需求说起。

第一,吓唬人。国际上盯着中国的眼睛不少,美国、日本、印度,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囤几万枚制导炸弹,放那儿就是个信号:别惹我,真打起来我可不含糊。这种威慑力,比几枚导弹摆着还管用。

第二,打得起。现代战争消耗大,俄乌冲突里,双方一天能扔几百发炮弹、几十枚炸弹,导弹都舍不得用。制导炸弹便宜,能多造,真打起来几天扔几千枚都不心疼,保证持续火力压着对方喘不过气。



第三,防意外。中国地盘大,战略纵深深,但敌人要搞斩首行动或者打关键节点,制导炸弹是最好的反制手段。手里攥着几万枚,随时能还击,谁敢轻举妄动?

第四,技术成熟了。中国这几年在制导炸弹上投了不少钱,技术已经很靠谱,生产效率也上去了。既然能造、造得快,为啥不多囤点?打仗这东西,备足了比临时抱佛脚强。

国际上咋看这事儿

中国囤制导炸弹,国际上自然炸了锅。西方那边,有人跳出来说:中国这是要搞军备竞赛,加剧地区紧张。还有人酸溜溜地说,中国这是学俄罗斯,想在亚太称霸。中国这边回应得挺硬气:我们这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不针对谁,谁也别瞎猜。

其实中国也没光顾着自己玩。2025年,中国跟几个友好国家签了协议,共享制导炸弹技术,一起造一起用。这种合作,一方面是拉拢盟友,另一方面也算给国际社会个交代:看,我不是独吞好处,大家有份儿。

不过话说回来,国际上咋看不重要,关键是中国自己心里有数。俄乌冲突这堂课太深刻了,中国不想当那个没准备的学生。囤制导炸弹,不是为了打谁,而是为了不被打。

俄乌冲突这事儿,真把中国打醒了。导弹这东西,威风是威风,但不顶饿。制导炸弹便宜、好用、能囤,简直是现代战争的“刚需”。中国这几年加紧研发、储备几万枚,不是瞎折腾,而是实打实的战略需要。未来咋样谁也不知道,但有备无患总没错。国际上吵吵归吵吵,中国该干啥还得干啥,毕竟安全这东西,靠自己最靠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