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欧盟与美国)必须共同对抗这一‘动乱轴心’(俄罗斯和中国)!”

由于特朗普明晃晃地摆出了一副“美国优先”,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都要一视同仁的嘴脸,当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以法德意为首的欧盟主要强国都对美国提起了警惕。

但与此同时,出身爱沙尼亚的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却仿佛看不见特朗普的敌意,依旧高喊着欧盟要与美国同心同德,共同对抗中俄威胁。


考虑到卡拉斯的国籍,她会发出这样的言论并不令人意外,波罗的海三小国在反俄、反华的问题上一贯跳得很高。

可问题在于,卡拉斯已经不是爱沙尼亚总理,而是欧盟外长,她的发言也不再代表爱沙尼亚,而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欧盟的立场。

对于波三小来说,他们本国的体量有限,还能靠反俄、反华占点欧盟、美国的便宜对冲损失,跳也就跳了。

对于欧盟来说,反俄、反华却无异于自绝生机,本不应做出如此失智行为。

卡拉斯所代表的波罗的海三小国,究竟何德何能,竟绑架欧盟按自身意图行动?


老欧洲追求独立

在中文互联网上,每当提起欧美,许多人都会将其视为一体,但事实上,欧美的利益从来都不统一,甚至存在巨大的分歧。

美国是从二战中崛起的新的世界霸主,对于旧霸主欧洲抱有极大的警惕,即使在冷战时期,还有苏联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威胁在,也不忘要拆解欧洲势力。

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为拆解英法的殖民地影响力,竟不惜与苏联合作,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而欧洲作为世界老牌强国,也并不甘心从此受制于美国。

但国际地位说到底还是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欧洲各国的体量都有限,这就决定了他们注定无法达到美苏这样的大国所能达到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以戴高乐为代表的,仍有心气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欧洲各国应当形成一套协调机制,以集体的力量对抗美苏压力,最大程度上保护自身利益。

为达成这一目标,在历史上曾经打生打死,矛盾不断的法德两国都选择放下仇恨,共同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在冷战期间,西欧国际在法国的带领下,凭借整体立足西方但自主发展与苏联阵营关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欧盟作为世界上实力仅次于美国的集团,更是一度成为了对抗美国单极霸权是主要力量。


从推出欧元抵抗美国金融霸权,到反对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虽然欧盟在尝试效果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欧盟确实是走在追求独立自主的方向上。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美国试图对中国发起“新冷战”,并为此加紧了对欧盟的干涉和控制,欧盟的战略空间被严重挤压。

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即使当下的欧洲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都严重受制于美国,欧盟还是努力进行了抵抗。

尽管很多时候,欧盟不得不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和制裁,但欧盟和欧盟当中的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仍在努力维持与中国的合作。


在美国试图挑起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法国一直与中国维持着频繁的互动交流。

德国顶着美国的压力开展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和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直到北溪管道被炸,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被迫中断,但与中国经贸合作仍在不断深化。

意大利甚至在2019年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虽然在各方压力下于2023年宣布退群,但退群的同时,仍旧强调会继续与北京保持“互惠互利”关系。


波三小抓紧美国

然而,与这些老牌欧洲强国对美国始终怀有警惕不同,那些在冷战结束后被吸纳进欧盟的中东欧国家,普遍对美国心存向往。

毕竟,如果不是西方阵营是和平演变的手段足够成功,也没法赢下的冷战。

这些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作为被和平演变的对象,受到西方舆论的洗脑,对西方阵营,尤其是作为西方阵营领袖的美国,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即使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国家普遍遭到了西方资本的掠夺,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是愈发糟糕,也没能改变这些国家的认知。


因为沉没成本会对决策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是。

如果承认资本主义没有那么好,社会主义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资本主义更优越,那么抛弃了社会主义转投资本主义阵营的他们,又算什么呢?

故而,这些曾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东欧国家,大多会塑造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遭受苏联(前苏联加盟国则为苏联最大加盟国俄罗斯)压迫的叙事,并异常坚定地反共反俄。

在所有持这种态度的国家当中,又以波罗的海三小国为最。

这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本身是体量较小,没什么值得掠夺的东西,并且随便做点什么产业都足够让这样的小国吃饱,故而转型期阵痛没有那么严重。

另一方面是因为波罗的海三国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国,承认错误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冲击会比其他国家更加剧烈。


可波罗的海三国在地理位置上被俄罗斯包围,在国家实力上更是没资格和俄罗斯相提并论,在反俄问题上跳这么高,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不慌?

万一俄罗斯被气得很了,干脆不顾现行的国际规则,真像他们所抨击的那样当个野蛮的侵略者,波罗的海三国真正是毫无抵抗之力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波罗的海三国要拼命拉外援,考虑到欧洲自二战后便武备废除,冷战以后更是彻底躺平,波罗的海三国当然更希望能抓紧美国。

因此,哪怕加入了欧盟,哪怕欧洲才是波罗的海三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但波罗的海三国却压根不顾欧盟的利益,一直配合美国挑动欧盟与中俄对抗。


欧盟尾巴摇狗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当法德这样的欧陆大国与波三小这样的小国在欧盟前进方向上发生冲突时,欧盟应当会按照法德的意见行事。

毕竟,法德是欧盟的创始国,波三小不过是后来加入;法德为欧盟贡献了大量经费,波三小对欧盟经费的贡献还比不上欧盟对他们的拨款;法德作为老牌强国,一直在用自己的国际地位支撑欧盟的国际话语权,波三小要是没有欧盟撑腰,谁会管他们是谁。

但是现实却是,波罗的海三小国这样对欧盟贡献微乎其微的成员,却在相当程度上绑架了欧盟的行为方式,强势带动欧盟做出了许多不符合欧洲利益的选择。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违背常理的局面,一方面与美国从外部配合施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欧盟本身的制度有关。


在欧洲一体化初期,面对各国之间的体量差异,比利时、卢森堡等小国担心在未来的超国家机构当中法德这两个大国的话语权太重,会影响自身的利益,在一开始就试图以制度制衡大国权力。

出于团结的需要,同时也因为法德同样担心超国家机构可能损害本国的利益,各国最终达成了关键问题一致通过的机制,这一规则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一直沿用到了欧盟。

这也就意味着欧盟当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让欧盟做不成事。

为了推动欧盟的正常运转,面对波三小的蹦高,法德等国再怎么不甘心,也得一定程度上对其让步。

另外,作为一个超国家机构,欧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这套班子中的具体成员都可以影响欧盟的决策。


波三小深知这一点,一直在以比欧盟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积极的姿态,将本国的政客输送进欧盟机构中任职。

不止如此,他们还从自己本就不宽裕的财政中挤出了大笔资金,用于游说欧盟政客和资助那些能影响到欧盟的欧洲智库,让他们给波三小的立场站台。

就这样,波罗的海三国明明对欧盟没什么贡献,却绑架着欧盟越来越反俄反华、依赖美国,令欧盟偏离了独立自主的初衷。

参考资料

欧盟外长替特朗普着急:搞不定俄罗斯,就摆不平中国 观察者网


择机而动:欧洲对战略自主的追求 卢颖琳、徐进 国际展望


欧盟小国集团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选择 鞠宇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