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外国游客人数增加得有点猛,一波一波的泰国游客数量相当可观,按理说泰国游客来我国应该是看外滩风光,品上海小吃,但这些人下飞机后几乎没在景点停留,连城隍庙的小吃都没打动他们。
这些泰国游客来中国到底是想要干啥呢?
泰国游客来华目标竟是它!
泰国游客来华的目的其实非常鲜明,就是为了来买买买的,而且他们买的还不是什么奢侈品或名牌,却是一些小盲盒。
泰国游客一到上海就直奔各大泡泡玛特门店一路狂扫货,这种场景实在是有些谜。
这些游客中很多语言都不通,硬生生靠比划和简单翻译软件和店员交流,但只要提到泡泡玛特,他们的眼睛立马开始发光。
人手好几个购物袋成了的泰国游客成了上海的街头一景,看起来盲盒店的吸引力比东方明珠塔还要大。据一些导游介绍,这些泰国游客把泡泡玛特当成了购物单上最重要的项目,旅游路线的规划也都是围着盲盒店转的。
一日游、多日游是什么线路并不重要,去泡泡玛特店血拼才是此行的重点,有位长期带泰国团的导游就说,泡泡玛特盲盒已经成了泰国最爆火的流通品,不管这些游客的年纪多大,都对盲盒没有任何免疫力,小朋友喜欢,大人更甚,甚至老年人也会去排队抢购。
据泡泡玛特店里的工作人员说,每到旅游高峰期,店里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顾客都是泰国人,一些店员开玩笑说,如果哪天泡泡玛特推出了泰文版购物指南,可能他们服务起来会更顺手。
人气旺直接带来了销售额的提升,在LABUBU系列限量款上架的时候,泰国顾客更是开启了包场扫货,购买热情连一些国内粉丝都自叹不如。
现在国内各大城市的泡泡玛特店都能见到泰国游客的身影,许多泰国游客买了盲盒也不急打开,反而是精心地包裹好塞进行李箱,打算把这场跨国购物的“战利品”带回国。有些泰国游客碰到断货,还会直接用高价从其他顾客手里收购,甚至请中国朋友帮忙下单邮寄,想着办法把这小小盲盒带回国。
这些盲盒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秘密,让泰国人如此上头呢?
泰国和东南亚市场都“炸”了!
泡泡玛特的这波东南亚风潮起初不过是从一些门店试水开始的,或许就连泡泡玛特自己都没想到,在东南亚的销售势头有这么猛。
品牌影响力从泰国一路蔓延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在泰国爆火之后,泡泡玛特又迅速转战越南,直接在巴拿山乐园开出了一家主题店,胡志明市的Crescent Mall里也设置了线下门店。
这种战略布局可不只是为了开店卖货这么简单,而是通过线下门店带动当地的整个泡泡玛特文化传播,进攻东南亚的策略效果非常明显。泡泡玛特在越南刚一落地就引来了大量顾客排队抢购,几乎复制了泰国市场的火爆,有的顾客为了早点拿到新款,愣是凌晨就开始在店门口等着,一到开门就直接把店里新上架的商品扫空。
为了配合越南当地的消费需求,泡泡玛特还专门定制了一些小尺寸的盲盒产品,这波定制化的设计实打实地增加了越南人对泡泡玛特的热情,产品本地化做得相当到位。
当然泰国依然是整个东南亚市场最热的市场,在曼谷的Central World商场里,限量版LABUBU直接被炒到了700元人民币,是国内价格的七倍多。
黄牛和高价收购在这里成了常态,而且泰国的泡泡玛特还有“追星效应”带动,K-pop女星Lisa等一批泰国明星也都在社媒上秀出了自己收藏的泡泡玛特盲盒。
明星的带动效应是很火爆的,一看自己喜爱的明星如此推崇泡泡玛特,追星的粉丝也一股脑加入了这股盲盒热,一下子让泰国国内门店供货量有些不足,泡泡玛特成了很难买到的稀罕物,有些火爆款更是几乎绝迹。
好在我国有了免签政策,大量求职而不得的泰国顾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跑到我国疯狂抢购,为了买到心仪的盲盒,有点人脉的泰国人开始大打人情牌。
不少广东、湖南、北京的朋友都接到了泰国朋友的求救电话,原因都是出奇地一致,请帮我带几盒泡泡玛特回来!
泡泡玛特在马来西亚也没闲着,2023年5月进驻吉隆坡立刻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同一个月泡泡玛特第一家泰国门店开业,当日销售额直接突破了200万元。
这样的战绩直接宣告了泡泡玛特在整个东南亚区域的王者地位,到2024年,泡泡玛特东南亚区域总收入甚至直逼24亿元,第一季度的增幅就有245%到250%,这还不包括它在其他国家的旗舰店和快闪店不断开花结果,热度更是常年居高不下。
整个东南亚市场陷入了泡泡玛特盲盒的热潮,可泡泡玛特核心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到底是什么让它火成了这个样子?
答案揭晓
泡泡玛特的魔力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的设计,泡泡玛特设计的这些盲盒玩偶凭的就是一个“颜值即正义”,像LABUBU这种热门IP,一打眼就特别抓人眼球。
这些小玩偶不仅外形圆润可爱,设计上也特别简洁有现代感,完全踩中了年轻消费者对“萌物”的喜爱,泰国年轻群体本身就挺爱追逐潮流,不论是 K-pop 明星还是网红博主几乎人手一个泡泡玛特,这下身边的人也开始心痒痒,买到手软。
明星效应加上社媒的传播让这小小盲盒从一种简单的商品,成了一股文化潮流,其实不光是LABUBU,泡泡玛特还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小IP,每个都挺独特,外观又足够潮。
设计理念上讲究的就是“陪伴”和“情感寄托”,特别对现代都市青年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但又想要有温度的东西,很多人第一次拆开盲盒时,觉得自己不仅在获得一个玩偶,还像在跟某个特殊的“朋友”建立联系。
本身现代都市人节奏快压力大,泡泡玛特却通过这类小玩偶带来了些许治愈的感觉,小玩偶摆在家里似乎总能让人会心一笑,这个情感的价值可就不一般了。
这也解释了为啥那么多泰国人不惜飞到我国,就是为把这些“小伙伴”带回家。
再就是盲盒那种未知神秘感,泡泡玛特的玩法有点像当年吃方便面收集卡片,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拿到的是什么,但如果抽到自己心仪的那款会特别有成就。
这种不确定性跟收集感搭配在一起就让消费者着迷了,人的心理有时挺微妙的,越是不知道自己能抽到什么越会有那股消费冲动,非得买到心头好才开心。
这种购物体验跟直接买个摆件完全不同,每一款产品既是惊喜也是乐趣,而且每次买新盲盒的快乐不光停留在拿到的瞬间,拆开那一刹那的紧张感和开盲盒的整个仪式感都给消费行为带来了极大的附加值,这种感觉让泰国人尤其受用,打心底喜欢这种形式。
但要把这种营销方式弄得成功可不是光靠运气的,泡泡玛特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盲盒生态链,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的文化氛围。
从各种限量版设计到跟大牌联名的限量套装,总是给人稀缺感和时间紧迫感,所以成功靠的可不仅是卖货,儿是每一步都在塑造消费者“怕错过”的心理状态。
每年的发布会成了拥趸们最关注的目标,啥时候上新款,啥时候有限量联名款,只要消息一发出来,粉丝心里就像猫抓一样痒痒。所以泡泡玛特整个系统运作起来有点像个娱乐文化公司, IP造型常换常新,保证总有新鲜感推出来,市场热度也就这么上来了。
再加上潮流文化的配合,让不少时尚潮人追逐盲盒的过程成了争相追逐的一件“酷事”,连国内不少买泡泡玛特的泰国消费者都说,这种把潮玩跟时尚混搭的文化成了他们每次“盲盒剁手”的好借口。
而且泡泡玛特的成功也跟他们对市场的精耕细作密不可分,他们对每个地区的消费者都保持着足够敏感的觉察力。公司会根据东南亚一带的气候、运输及文化细节来调整自己的供应方案。
这也让泡泡玛特有了独特的定制性,没有在一个模子刻出来后就去各个市场兜售,他们是真正做到了本地化,让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就是他们避免进入“文化隔阂”成功抓住多国消费者心的关键所在。
结语
所以泡泡玛特的超高人气并非运气,这是一系列完美设计跟精准操作的组合拳,既挑动心理又制造限量感,普及了潮流文化同时也靠设计抓取了人们的内心柔软点。
正是这种深刻的市场运营跟细微处的关照,促成了如今的风靡全球,全球盲盒风潮,可能才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