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李聪
金花茶是防城港市的城市之花、生态之花。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筑牢金花茶生态保护屏障。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十万大山南麓蓝山支脉,是以金花茶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金花茶植物的分布中心。保护区域涉及那梭、华石、大菉、扶隆4个镇。按照“因地制宜、一站一室”的原则,防城港市公安局在保护区那湾、南山、山中管理站分别建立了生态警务室。
近年来,防城港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与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持续加强沟通交流,经过多次会议研究,建立“定期信息共享、强化联合执法、协同宣传教育”三项合作机制。
此前,在“守护绿水青山”专项巡查中,防城港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与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组成的联合巡查组巡查发现,保护区内存在非法开挖山体、破坏林地的情况。双方立即组成联合专案组开展现场勘查并依法立案,及时阻止了唐某某等8人擅自使用挖掘设备在保护区内开山修路,破坏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生长区域的违法行为。
防城港市公安局坚持“警种带动,部门联动,发动群众”的工作理念,依托生态警务室,落实“一站一警”“警长+N”工作模式,由民警担任生态警长,吸收管理站护林员和村民志愿者作为生态网格员,扩充生态警务团队力量,提高防范预警、快速处置能力。
“民警巡护的这片山林是保护区的实验区,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棵‘花王’。”村民黄载年手指一株枝繁叶茂的金花茶树告诉记者。在华石镇那湾村土生土长的他做护林员已经有10余年,现在,他还是一名生态网格员。
“禁止采摘,禁止携带烟花火种……请大家文明参观。”“请在规定区域游览,禁止擅自进入保护区的缓冲区、核心区。”向记者介绍情况之余,黄载年不停地提醒着来往游客遵守有关规定。
如今,在公安机关、保护区管理中心、群众等共同努力下,保护区内的金花茶数量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更优更美的同时,黄载年以及周边的村民们通过从事金花茶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吃上了“生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