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围岛演练,新代号“海峡雷霆”!台军出动“苏澳”号、“田单”号、“济阳”号、“宜阳”号等军舰,抵近侦察,紧密跟踪。用台媒的说法,叫“激烈对峙”。但实际上呢?既不激烈,也没有对峙,而是大陆海空一体化,联合封锁,一切主动权,都在大陆。台军战舰只是配合这场军演的龙套罢了,连临时演员都算不上。可我们很容易发现,台军战舰的命名,有一股浓浓的中国风。如果不说是台军战舰,名字一听,还以为是“山东”号的小跟班呢。台军战舰都是怎么命名的?为什么会有一股浓厚的中国风?今天,一林就跟大家聊一聊,台军战舰的命名体系。



台军战舰不多,主打一个“怀旧”。为啥呢?因为主力战舰全是清一色的美军二手货,舰龄统统都在40年以上。把沉入黑海的“莫斯科”号巡洋舰拉出来,都得叫台军首席战舰“基隆”号一声大哥。台军一共4艘驱逐舰,分别是“基隆”号、“苏澳”号、“左营”号、“马公”号。其中,“基隆”号最早服役于1981年,原是美军的“基德”级驱逐舰,距今已经45年了。为什么叫这四个名字呢?它们正好对应的是台湾省的四座港口。像基隆港,被誉为台北的门户,也是台军重点驻防的核心港口。基隆港距离台北太近了,只有20公里。一旦基隆沦陷,20分钟后,台北就能听到坦克的炮声了。



“苏澳港”呢?位于台湾东北方向的宜兰县。这是台军的一个重要后勤基地。要是赖清德想逃跑,最好的逃跑路线就是,绕过台北桃园机场,转从宜兰机场起飞,伪装成民航航班,飞向日本。左营港就在高雄了,它是台湾省唯一的军事专用港口。台军战舰基本都驻扎在这里,是台海军的大本营。对大陆而言,要打垮台海军,第一件事就是,摧毁高雄左营港,将台军战舰击沉于港口之内。“马公港”是一个外围港口,也是台军防线的一个前线阵地。这个“马公”,就是“澎湖”。马公岛,也叫澎湖岛。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率先拿下“马公岛”,再以马公岛为跳板,打败荷兰殖民者,夺回台湾岛。

因此呢,台军的驱逐舰,都是以台湾省内的港口命名。除了驱逐舰以外,台海军还有22艘护卫舰。这22艘护卫舰分为6艘“济阳”级、10艘“成功”级,6艘“康定”级。它们是怎么命名的呢?



第一个是,“阳子辈”,统一用“阳”字来结尾,如“济阳”号、“宜阳”号、“凤阳”号、“汾阳”号、“”淮阳

号、“兰阳”号等。这批“阳”字号护卫舰,就非常老旧了。它们是美军“诺克斯”级,制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舰龄超过半个世纪了。在美军退役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转手卖给台海军。有2艘退役了,剩余6艘仍在服役。论辈分,都是爷爷级的老古董战舰了。

第二个是,以“英雄人物”命名,如“郑成功”号、“郑和”号、“田单”号、“岳飞”号、“班超”号、“铭传”号等。这些名字,都是中华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其中,刘铭传是清王朝收复台湾后,任命的第一任“福建台湾巡抚”。那时候,台湾第一次被设立为省,但与福建一体化管辖。

第三个是,以大陆城市命名。“康定”级原属于法国“拉菲特”级护卫舰,一共6艘,分别被命名为“康定”号、“西宁”号、“昆明”号、“迪化”号、“武昌”号以及“承德”号。这些都是大陆城市,还跟大陆海军战舰重名了。像大陆“昆明”号和“西宁”号,都是052D型神盾舰,在性能上,远超台军康定级护卫舰。



在小型巡逻舰上,台海军则采取了“江字辈”命名,如“沱江”号,“塔江”号、“安江”号、“万江”号等。台海军中还有“山子辈”补给舰,如“武夷山”号、“磐石山”号。其实大陆这边也有“武夷山”号,但它是一艘坦克登陆舰,专门用来夺岛登陆作战的。

台军还有4艘常规潜艇,以“海”字命名,分别是“海狮”号、“海豹”号、“海龙”号、“海虎”号。其中,“海狮”号、“海豹”号是人类史上最为古老的两艘现役潜艇。它们制造于1945年,距今已经80年了。“海龙”号、“海虎”号稍微年轻一点,但也服役近40年了。

从台军战舰的名字就能看出,两岸本是一家亲,用的都是同一套地理、文化体系。在实力上,台海军远不是大陆的对手。但只要两岸一统,台海军这些老旧战舰,就可以直接加入大陆海军体系了,连名字都不用改,二者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唯一的缺陷就是,台海军过于老旧了,趁早退役封存,换上大陆海军驻防台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大国远洋舰队的气场。



为了台湾的未来,台海军可以下岗了,换大陆海军上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