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此次演习的重点是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同时检验战区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和精确打击重要目标的能力,这无疑是针对赖清德之流谋“独”言行的又一次强有力的反制举措。从去年的“联合利剑”行动,到当下的“海峡雷霆”行动,名称更迭的背后,是解放军遏制“台独”军事手段全方位拓展的深刻体现。
此次“海峡雷霆-2025A”行动意义非凡:
首先,昨天演训没有公布代号,今天发起有代号的演练,这种“暗牌”与“明牌”交织的节奏,代表解放军可以根据战场需要,随时随地对作战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动态更新、精确把控。如果说之前的“联合利剑”侧重多军种联合演练,而今天的“海峡雷霆”则突出快速打击和区域控制。
其次,与昨天“多方向进抵台湾岛”的大规模军演相比,“海峡雷霆-2025A”的演习科目更加有针对性,这是首次组织明确针对海峡的军演,并明确是中部和南部,中部可以封锁台岛北部的海空通道,南部则能切断其与南海方向的联系。这种布局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期推演的战术选择。这次演练形成了“双向夹击,联打慑封”的态势,用东部战区的海报来形容,就是在“进逼”后,又对台当局实施“慑封”。
对于高度依赖于海上运输的对岸来说,解放军此次封控演练,也是精确击中了台当局的“软肋”。精打击要是此次演习的一个重点,就是精确打击关键目标。大家知道,台岛面积不大弱点非常突出,一个岛就那些重要目标,对“台军”打的是目标战,面对解放军的雷霆之势,台湾地区所谓的重要目标根本不在话下。
第三,在演习中,东部战区数艘驱护舰与战机编队协同并进,双向锁岛,同时配合常导和远箱火等,对“台独”重要目标展开模拟打击。在强大侦察预警体系的支撑下,通过空中截击、对海突击、对陆打击等一系列行动,迅速夺取战场综合制权,对“台独”势力实施了强大的心理震慑。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行动中,歼-20战斗机、歼-35战斗机惊艳亮相,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新质战斗力。歼-20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重型隐身战斗机,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特点,在空战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歼-35作为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其颜值与实力并存,能灵活应对各种复杂作战环境,隐身性能极佳。
对比台湾地区的F-16战斗机,中国的隐身战斗机可谓具备压倒性优势。F-16战斗机在面对歼-20和歼-35时,无论是在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还是在武器装备和机动性等方面,都无法与我相比,宛如“大象脚下的蚂蚁”,毫无还手之力。这就如同在一场不对等的较量中,“台独”分子妄图凭借F-16来抗衡大陆的先进战机,无疑是自不量力,痴人说梦。
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解放军的行动愈发坚决,手段愈发丰富,实力愈发强大,既展示了能力,又传递了决心。当演训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慑“台独”分裂分子时,其实已经明白无误地正告他们:“台独”没有出路,只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才是唯一明智之举。否则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人民解放军更为强大的雷霆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