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烦右上角点个“关注”,好内容不错过,随时可以查阅。

在3月29日这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芬兰总统斯图布于佛罗里达州会晤后,特朗普公开表示将从芬兰购入“急需的”破冰船。



上周四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极论坛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及了美国对格陵兰岛的兴趣。

早在去年1月26日,普京出席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号核动力破冰船开工仪式时宣布,俄罗斯计划扩大北极航道的使用。



再加上去年12月,加拿大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北极的外交政策;以及去年10月初,北约打算在北极地区建立联合空中作战中心的消息。

这些动态都围绕着一个关键区域——北极。



就在3月31日当天,俄罗斯知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指出,掌控北极就等于掌控全球!

简而言之,占据北极已成为西方国家普遍认同的战略目标。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及欧盟多个成员国和组织因地理位置靠近北极,这种地理优势让它们能够较早地进行北极布局。

而中国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北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否也应该跟进西方国家在北极的行动呢?



北极资源之争

冷战期间,由于美苏对抗,北极一度成为两方重要的军事战略区。



苏联解体后,北极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该地区再次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

美国是最早关注北极资源的大国之一,分别在1971年、1983年、1994年和2009年发布了4份“北极政策指令”,并在2013年推出了首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



当时美国认为北极是一个和平无冲突的区域,然而到了201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北极战略中,这一区域被重新定义为“潜在的战略竞争走廊”。

事实上,随着北极冰川融化,开发这片区域已经成为各国争相追逐的利益所在。



一方面,冰川融化后若能开通航运路线,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船只通航后,北极丰富的渔业资源也将释放出可观的商业价值。



即便在北极尚未解封之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已经察觉到这里的潜力。

但由于地缘政治和气候条件限制,北极的开发进程一直较为缓慢。



但从航运角度来看,如果北极航道得以开发,那么相比传统经由苏伊士运河或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东亚至欧洲的商船航行时间至少能缩短9到15天!

一旦实现,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成本将大幅降低。这也是为何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早已开始布局北极资源开发的原因。



如今特朗普频繁提到要获取格陵兰岛,除了觊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外,更看重的是它的地缘战略意义。

从地图上看,格陵兰岛距离北极非常近。如果特朗普真的成功拿下格陵兰岛,再加上美国已有的阿拉斯加,就能从两端控制整个北极航运!



此外,北极还具备重大的军事价值。普京上周四提到特朗普想拥有格陵兰岛一事,是因为他认为北约可能利用北极作为“引发冲突的跳板”。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北约国家在北极增设联合空中作战中心,主要是为了应对俄罗斯威胁,归根结底是为了争夺北极地区的话语权。



而且,北冰洋潜艇发射导弹攻击美国本土或西欧国家,只需十几分钟,相较于陆地攻击可节省约一半时间。

不仅如此,北冰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一旦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难以估量。



因此,无论是北欧国家还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近年来都在加速布局北极。

那么,作为大国的中国,尽管地理位置不占优,又该如何参与北极布局呢?



北极对中国的重要性

之前提到过,北极地区具有极高的航运价值。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出口大国,若能将北极航道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所能带来的商业利益将十分可观。



目前北极冰川尚未完全融化,要顺利通航必须依赖破冰船。所以俄罗斯正在建造核动力破冰船,而美国则选择向芬兰购买。

我国在破冰船研发方面也紧跟步伐,雪龙号极地破冰船的成功下水证明了我国在极地破冰方面的迫切需求。



问题在于,相比美国、俄罗斯等国,我国距离北极确实较远,因此中国选择与俄罗斯合作。

据港媒去年7月报道,俄罗斯在遭受西方制裁的情况下,正寻求与中国合作,打造一条全长5600公里、从西伯利亚西北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的北极航道,力求实现全年通航。



当时俄罗斯学者表示,如果这条航线能够打通,中俄将能把亚洲与北冰洋相连,从而避免受到美国干扰。

不久后,这一消息得到了证实。



去年11月,新加坡媒体报道称,中国与俄罗斯举行了首次北极航道分委会会议,致力于推动两国在北极航道上的开发合作。

此次会议,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目标,包括确保北极航线安全、推动极地船舶建造合作等。



当然,我国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俄罗斯身上。实际上,中国近年来从未中断过在北极地区的科研与探索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互相尊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北极地区加强与其他各方的合作,旨在维护北极和平稳定,保障我国在北极的合法权益。



总之,俄罗斯学者杜金所说“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世界”的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

这一点从各大国的行动中便可见一斑。



结语

当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仍处于紧张对立状态。

在此背景下,北极资源的开发与利益分配尚未明确,要真正体现北极的价值,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协商才能达成。



参考:

环球网:北极,正变成大国冲突新火药桶? 2025-03-31环球网:中方批加拿大“北极外交政策”:歪曲解读中国北极政策,抹黑中国正常开展的北极活动 2024-12-09参考消息:中俄举行北极航道分委会首次会议 将推动极地船舶建造取得新进展 2024-11-27观察者网:俄学者:如果中俄把亚洲和北冰洋相连,就能免遭美国干预 2024-07-02光明网:北极航道:破冰容易“融冰”难 2024-08-07光明网:与芬兰总统打完高尔夫,特朗普宣布购买破冰船 2025-03-30红星新闻:特朗普想要格陵兰岛,普京首次发声:北约利用北极作为“可能引发冲突的跳板” 2025-03-29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杜金: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整个世界 2025年3月31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