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发布消息后,解放军便迅速行动,出动陆海空火等兵力,在台海周边展开了联合演训。2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又在台海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了“海下雷霆—2025A”演练,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

现阶段,大陆尚未公布演习结束的时间。然而,才两天不到,台当局这边就已经挨不住了。



(LNG船无法停靠高雄港口)

日前,台湾民众就发现,一艘计划进高雄港口的天然气LNG船,似乎受到了解放军军演的影响。从1日凌晨开始就在海上绕圈圈,到了早上直接往冲,掉头走了。另外,还有一艘2日计划抵达台中的船只,现在也在海上转圈圈。

当下,国际信号网信息已经证实确有此事,菲律宾媒体也有报道称,一艘计划前往基隆的液化天然气船,也一直在菲律宾以西海域徘徊,甚至这艘船交货时间已经超时了,但其就是不往台海方向走。

发现这则动态的台湾网友还表示,去年解放军军演的时候,LNG船就曾被挡住,在军演区域外面紧急掉头,并且去年解放军军演,这些船还是在台湾“防务部门”发布信息前大概半天,就得知消息迅速闪人了。这次也是,“防务部门”10点才有反应,LNG船凌晨就已经掉头跑路了。

此前,台湾绿委林岱桦就曾预言,若是解放军开始军演,使得LNG船无法按时进港,到时候产生的问题将非常棘手。

从数据来看,台湾地区每年约有400航次的LNG船运送天然气,平均每天至少有一艘船到港卸货,参考国际LNG船平均载货量,假设每艘船的运输量为15万吨,则每日进口量约为15万吨。台湾的天然气储备为10-11天,总储备量约为150-165万吨。若LNG船无法进入,储备将在10-11天内耗尽。

而天然气发电占全岛电力供应的40%,是工业生产,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和民生用电的核心支柱。2024年5月解放军军演期间,连续3天无 LNG 船卸货已导致高雄永安接收站储备耗尽,迫使台当局紧急启动“以煤代气”方案。



(台当局统计海上船舰数量高达21艘)

按照这一进度推测,封锁时间5到7天,台湾地区将出现天然气储备耗尽,40%燃气机组停机,全岛实施分区限电,半导体企业减产50%的情况。

而若是时间达到10到14天,台湾地区煤炭储备将消耗四成,电价再涨25%,外资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将启动撤离计划。

20天以上就不用说了,整个台岛电力系统将崩溃,民生基础设施瘫痪,社会秩序失控。

此外,要想找替代能源,现阶段也是一条“死胡同”。

台湾地区最后一座核电厂,将于今年5月全面停运,核电占比已经从2016年的12%,降到了2024年的3%。而重启核能必须修改法律,届时耗时三至五年,短期内是无法填补缺口的。

煤炭储备虽然高达39天,但是燃煤发电占比已经被压缩至20%了,且台当局现有的环保政策也在限制其扩产。就在去年,台电计划还将燃煤机组改建为了燃气电厂,进一步削弱了台当局煤炭应急的能力。

最后依靠再生能源,更是杯水车薪。当下岛内绿能发电占比仅占10.6%,且受限于土地争议和技术瓶颈,比如说太阳能需新增120平方公里设施才能满足100亿度电的需求,而这个面积,相当于台北市面积的45%,所以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天然气。



(赖清德)

依靠自己不成,那么那些喊口号的“朋友”们还可靠吗?

此前,台当局就曾试图通过美国阿拉斯加LNG项目降低风险,但运输距离较中东气源增加40%,且需绕行巴拿马运河,运输周期长达20天。即便启动紧急采购,现货市场价格可能飙升至长协价的3倍。

美国这边,虽然也口口声声承诺增加对台能源出口,但去年其LNG出口量仅占台湾地区进口的10%,且优先保障欧洲市场。日本、韩国等传统进口国自身需求疲软,更是无力支援。

总之,台湾地区能源结构的致命缺陷,已经成为了其在地缘博弈中的“七寸”,大陆无需直接军事冲突,仅需常态化封锁关键航道,即可迫使台湾的经济与社会陷入瘫痪。

据台当局统计,在演习第一天,解放军光是空中兵力,就出动了71架次飞机,海上船舰数量高达21艘,甚至航母都首次进入了台湾所谓的“应变区”,从这一动作来看,解放军动作明显更加熟练大胆了,甚至已经形成了常态化。

而这样的背景下,台当局口中所谓的“抗中保台”口号,却与其能源政策发生矛盾,一步步将台湾推向了“用天然气换选票,用选票换危机”的恶性循环中。保障民生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未来赖清德拿什么来和大陆对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