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美军和胡塞武装大打出手。上周开始,也门胡塞武装顶着美军的轰炸,对美“杜鲁门”号航母发动攻击,更是引发外界轰动。而在最近,有消息显示,美军很可能吃了大亏,美军E-2D预警机被击落。

在3月最后一天的深夜,胡塞武装发言人发布视频演说,声称也门遭到美军13次轰炸,但胡塞武装依旧很好的抵御了侵略者,并表示击落美军E-2D预警机。截止视频发布的6个小时内,美国中央司令部仍未对该视频所说的内容进行解释。此举,也引发网络舆论密集猜测。


坦率的说,若美军E-2D预警机真被击落,其战略影响远超普通舰载机损失。E-2D预警机作为航母战斗群的“空中大脑”,承担着500公里半径内的空情监控、指挥调度和电子对抗任务。其配备的AN/APY-9雷达可同时追踪2000个目标,并为舰载机提供超视距打击引导。一旦丧失该节点,航母编队的态势感知范围将骤缩至舰载雷达的200公里半径,F-35C战机的远程打击效率可能下降60%。

必须指出的是,胡塞说击落美军预警机,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与袭击航母不同,预警机通常是高空飞行状态,胡塞如何准定位高速移动的预警机,是一个问题。当然,也必须承认,美军的“自己人”可能是个大问题。


我们就拿之前的事情来说,胡塞武装给美军航母“洗”甲板的事情来说。美军航母防御体系有多重防御措施,比如“宙斯盾”系统、标准-3拦截弹、密集阵近防炮等,理论上可对高空目标形成严密防护。那么,理论上胡塞需要突破航母的末端防御、并克服美军电子干扰,这在技术上近乎“奇迹”。但要命就要命在,以美军当前的军事纪律和人员构成,什么低级错误都能给你整出来,让胡塞武装真的创造了一个震撼世界的“奇迹”。那么,这一次,预警机的飞行员大麻磕嗨了,被抓了一个破绽,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有一说一,无论“击落预警机事件”真伪,美军在红海的困境已暴露其全球霸权体系的深层危机。

技术神话遭遇“饱和攻击”解构。胡塞武装采用“无人机蜂群+导弹雨”的消耗战术,仅3月16日便发动12波次攻击,迫使美军日均消耗价值2200万美元的拦截弹药。这种“蚂蚁啃象”模式,使拥有72层防空网的美军陷入“拦截成功即战略失败”的悖论。


当价值130亿美元的核动力航母竟被“拖鞋军”逼至希腊维修,地缘威信遭受毁灭性打击。沙特、阿联酋等传统盟友开始质疑美军保护能力,所谓“安全担保”的可靠性荡然无存。更致命的是,美国在也门的“只炸不谈”策略,使其陷入比阿富汗战争更尴尬的“无解棋局”:地面进攻将重蹈战争泥潭,持续空袭则坐实“侵犯主权”指控。

当下的情况,是霸权成本呈现指数级攀升。胡塞武装每发动一次千万元规模的袭击,美军就需耗费数十倍资源应对,这种“茅台灭蚊”模式已导致2025财年美军印太司令部额外申请184亿美元应急资金。当“全球威慑”沦为财政黑洞,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根基已然松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