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子烧纸引燃9辆车被刑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烧纸时不慎导致火灾的案例近期屡有发生。引发火灾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清明祭扫,哪些安全要点一定要知道?一文速览。
因祭扫不当而引发的火灾事故近期屡有发生
清明将至,扫墓祭祖、焚香烧纸逐渐频繁,火灾风险随之增加,在路口、野外祭扫引发火灾的案例近期屡有发生。
消防救援人员正在对起火的机动车灭火。图源: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
3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44岁的女子张某未做安全防护,冒风烧纸祈福,没想到祈福未成酿祸端,纸钱残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7辆机动车烧毁、2辆烧损,无人员伤亡。4月1日,新京报记者从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嫌疑人张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安徽庐江县一林场发生山火超700人救援:祭祀烧纸引发。视频/新京报
3月25日,安徽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发火情,各级救援队伍出动900余人,投入无人机等各类专业灭火装备。经组织全力扑救,山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此次火情是由当地居民宛某烧纸祭祀引发。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3月25日,甘肃兰州七里河区一男子祭祀致荒山失火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日,赵某某及其家人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上坟时引燃周边杂草,荒草起火蔓延造成3人受伤,260余人历经7个多小时将火扑灭。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3月20日,广西横州市横州镇突发山火,目击者反映,当日上午有居民在涉事区域祭扫,下午火势迅速蔓延。21日,横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称,明火于20日23时许被扑灭,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显示,山火与祭祀活动相关。
消防救援人员对着集装箱房灭火。图源: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
2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与百子湾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火灾。火灾原因系女子许某在大风天气下于该十字路口祭祀烧纸,燃烧的纸片被风刮走,引燃了附近一栋室外集装箱房及其空调外挂机、室外弱电箱,随后火势迅速蔓延。此次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5万元。许某被处以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引发火灾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多地因祭祀活动引发的火灾,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发生火灾后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火灾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一起了解。
刑事责任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如果火灾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火灾有关的刑事责任主要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这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是过失引发火灾,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中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方面要承担火灾需要修缮场所和设备设施费用、重置物品所需费用、人员受伤救治和死亡后事处理所需费用以及其他灾后处置所需费用等。火灾事故民事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在面对引发火灾的情况时,责任人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多种法律责任。这些责任的承担不仅取决于火灾的起因和造成的损害程度,还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因此,对于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每个人都应当谨慎对待,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和损失。
清明祭扫,这些安全要点一定要知道
清明祭扫寄托着深厚情愫,但也不能忽视文明与安全。近些年,每近清明,各地都会发出倡议书,呼吁大家移风易俗、文明祭扫。但直到今天,在祭扫中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依然常见。
明火烧纸祭祀为何风险高?视频/北京消防
春季天干物燥、大风四起,任何一个火苗都暗藏火灾隐患,文明祭祀,防火第一,清明扫墓祭祖,这些安全要点一定要了解↓↓↓
组图/应急管理部
新京报评论
路边祭祀烧毁7辆车,何其惨痛的教训
焚烧祭祀用品在一些人眼中是“民俗”,但传统民俗也要和当代生活相匹配。尤其是在城市之中,人员高度密集、财物财产集中,公共安全是城市管理的首要考量,那些不合时宜的习惯需要被改造重塑,以适应今天的生活空间和时代语境。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提醒公众,各殡仪馆、公墓等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请市民朋友理解。清明期间,将安排城市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主要路口值守,对街边烧纸、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引导,避免出现火情等安全事故。
另外,北京将在清明期间开通十条扫墓专线,各殡仪馆也将免费提供各类祭扫用具用品、祭祀鲜花、应急药品、热水纸杯、雨伞雨衣等物资,同时还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等祭扫服务。
这些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涵养新的社会习惯,让文明祭扫新风深入内心,内化成人们的自觉,从而形成新的全民共识——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扫墓祭祀,既寄托追思也顾念安全,既延续传统也顾及现实。
这起损失惨重的案例,应引发各方重视。文明祭扫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安全和权益的社会准则,人们应自觉遵守。
资料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北京消防、平安北京、靖西普法、央视新闻、新京报
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