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日,一则“王楚钦被北京大学拟录取”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据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官网4月2日公布的2025年硕士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显示,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王楚钦以“初审合格”、复试成绩86分、总成绩86分的表现,拟被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体育硕士研究生,若最终通过公示,他将成为继丁宁之后,又一位进入北大深造的国乒名将,正式成为丁宁的“学弟”,另外在不久前,王楚钦刚刚考编成功,这一下相当于是考编考研双双上岸了!



王楚钦的北大拟录取并非孤例,早在2021年,国乒女队前队长、大满贯得主丁宁便以复试89.09分的成绩被北大体育硕士专业录取,成为该校全日制研究生,丁宁的转型被视为运动员职业规划的成功范例,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北大学习为其退役后的教练或管理岗位铺平了道路,如今,王楚钦延续了这一传统,北大体育教研部作为国内顶尖体育学术平台,其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与实践,或将为他的未来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性



除学业进展外,王楚钦不久前还被拟聘用至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乒乓球队运动员岗,这一消息进一步引发公众对运动员职业规划的讨论,考编成功意味着他同时拥有“国家队主力”与“体制内岗位”的双重身份,既保障了职业稳定性,也为长期服务体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前,王楚钦在重庆冠军赛夺冠后曾因“家中变故”深夜返京,其责任感与抗压能力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此次考编或可视为他对个人生涯的未雨绸缪,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领域,这种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王楚钦的职业生涯呈现“多线程”特征:作为国乒男队核心,他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2025年WTT重庆冠军赛男单夺冠后,其世界排名稳居前列;作为北京队主力,他携手马龙在全运会资格赛中为团队锁定出线名额;如今,学业与职业的双向突破更彰显其全面发展的决心,这种“多任务处理”能力,不仅得益于运动员特有的时间管理经验,更与其团队支持密不可分



王楚钦的案例为运动员职业规划提供了新思路,传统观念中,运动员的黄金期集中于赛场,退役后常面临转型困境,然而,随着体教融合政策深化,越来越多运动员选择在役期间同步提升学术与职业技能,丁宁攻读北大硕士、刘伟从世界冠军转型为北大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的经历,均证明学术与体育并非割裂,王楚钦若能平衡好训练与学业,不仅能为个人积累知识储备,更可为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注入学术视角



此外,考编成功反映出运动员对“后职业生涯”的前瞻性,体制内岗位提供的稳定性,使运动员能更专注于提升竞技水平,而无需过度担忧未来生计,这种“双轨制”选择,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亦是国家对优秀运动员的保障机制体现,但回过头来,不得不赞叹王楚钦的实力、能力与眼光,真的是新一代国内职业运动员的一种典范规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