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摘下手表后,看到手腕上留下的印记,像极了一副戴在手上的镣铐。”这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落马后的忏悔。

骆毅倒在了因奢靡消费引发的权力变现上。起初,他因装修缺钱,通过正常贷款救了急。而后,随着自己职位提升,他误将高档享受当成身份象征,竟然奢靡成瘾,开始大量借贷,拆东墙补西墙,到2021年已背负近300万贷款。调查显示,他10年里网贷781万元。为偿还贷款,也为维持奢靡生活,2021—2024年,骆毅收受财物107万元。2024年6月,他投案自首。12月,他被判刑3年半、罚金20万元。

“被奢靡的枷锁套牢,被网贷的藤蔓缠绕,为偿还贷款本息,骆毅把视线转向了手中的权力,一步步走上贪腐不归路。”纪委发布的案情剖析如此感叹。

这起案件中,有人会把骆毅之罪归咎于网贷、消费。很显然,适度提前消费是当今社会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其关键是要把握适度的“度”,古人说要量入为出,今人说要管控好个人债务与预期收益的关系,都是这个意思。以骆毅为例,作为一名副区长,他的正常收入显然无法支撑频繁更换高档汽车、高档手机。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俨然成了商场手机专卖店的VIP客户”“豪华轿车使用1年旋即更换成豪华越野车”……更是触犯中央明令禁止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奢侈物欲满足后带来的享受总是转瞬即逝,而触犯党纪国法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