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1020字,阅读需要3分钟

日前

四川天府新区T50路公交车

上演惊险又暖心的一幕

一名50多岁的阿姨

突发昏厥休克,呕吐不止

情况危急

同车乘客

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

党员志愿者郭琳琳挺身而出

凭借专业急救知识和冷静处置

将阿姨从生死边缘拉回

这场20多分钟的“生命接力”

不仅展现了普通人的勇敢与善良

更传递出“救死扶伤”的社会正能量

当天11时30分许,T50路公交车行驶至地铁科学城站时,车厢内突然传来惊呼声。一位阿姨面色苍白地瘫倒在车厢前方的座位前,双眼紧闭,伴随剧烈呕吐,同行的女儿手足无措。正在车上的郭琳琳立即冲上前帮忙,她发现车厢闷热、空气浑浊,判断阿姨可能因缺氧导致休克,当即决定,“需要马上转移下车。”

在征得司机同意后,郭琳琳背起意识模糊的阿姨下车,快步穿过马路,将人安置在科学城站地铁站口的草坪上。“阳光能提升温度,新鲜空气有助于恢复!”她一边解释,一边争分夺秒展开急救:让阿姨平躺并指导其大口呼吸;脱掉阿姨的鞋子按摩脚底穴位,拍打四肢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又从包中取出随身携带的桂圆和高丽参让阿姨含服,补充能量……“当时就想,能用的方法都得试试。”郭琳琳回忆道。

经过20多分钟的紧张施救,阿姨终于恢复意识,脸色逐渐红润。看到母亲转危为安,女儿激动地想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谢意,却被郭琳琳婉拒:“什么东西也没人命值钱!阿姨平安就是最好的回报。”


↑在社区公益课堂授课的郭琳琳(右)

今年41岁的郭琳琳是河北邯郸人,来成都定居刚好十年,现为成都某企业负责人,同时也是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她透露,自己有过入伍的经历,急救知识源于有学中医经历和战友(曾为医生)的指导,此前和战友还有过一次救助的经历。“所以这次自己的第一意识是必须去救治,因为当时阿姨已经出现呕吐惊厥,再耽误可能有生命危险。”


谈及救人时的心理,郭琳琳坦言:“事后也怕,万一没救回来怎么办?可当时根本顾不上想这些。那一刻入伍生涯锻炼出的本能和父辈们言传身教的担当,让我根本来不及犹豫。”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铭记着这样的信念:“这种关键时刻就该站出来。”

一场意外

见证平凡人的勇敢

一次援手

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

正如郭琳琳所说:

“生命最珍贵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这份朴素的信念

正是城市文明最美的底色


↑郭琳琳生活照

为热血和善良的郭琳琳

记者: 杨燕礼

图片由华阳街道提供

编辑:侯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