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牛钰 2024年第四季度,股市行情掉头向上,令近几年业绩持续低迷的证券公司迎来了靓丽的2024年年报。但就不少从业人员的体感而言,2024年是他们经历了一个降薪减员的“焦虑”年份。

年报季即将收官,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已有24家A股上市券商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从数据上看,证券行业的业绩普遍回暖,仅有少数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略微下滑。


在这24家上市券商中,有14家券商的营收超百亿元,有5家券商实现净利润超百亿元,其中,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2024年重新回到“净利百亿俱乐部”。

国泰君安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还未将海通证券的业绩并表,其披露的模拟合并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显示,“国泰海通证券”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586.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30亿元,反而跌出了“净利百亿俱乐部”。

七成券商人均薪酬低于2021年水平

在这个年报季,金融机构2024年的薪酬水平比其业绩表现更受市场关注。

经历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的薪酬下调后,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多家头部券商在2024年继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薪调整,并减少了年终奖。上述24家券商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降薪潮仍在持续,员工人均薪酬的下滑趋势较为普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在上述24家券商中,有11家券商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同比下滑,超七成券商2024年的员工人均薪酬低于2021年的水平。(指标说明:“员工人均薪酬”=(支付给员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

从降幅看,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同比降幅最大的是中原证券,同比降幅超过10%的还有中信建投证券、中泰证券。

若将2024年的人均薪酬水平与2021年的水平相比,中金公司、中原证券的降幅超四成,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信达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的降幅均超三成。


具体来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虽以77.98万元的员工人均薪酬暂居行业首位,但同比下滑1.52%。这也是继2021年之后,中信证券员工人均薪酬连续第三年下滑,对比2021年的94.70万元下降17.65%。

在头部券商中,近三年薪酬水平变动较小的是国泰君安,其2024年的员工人均薪酬排名仅次于中信证券。2021年时,其员工人均薪酬水平只能在上述24家券商中排名第九。

此外,有不少中小券商在业绩大幅回暖的背景下提高了人均年薪,如华林证券、华安证券、红塔证券、南京证券等。

不过,证券公司员工人均薪酬受到奖金递延支付、年终奖发放时点、岗位及职级等差异的影响,上述数据仅作为参考。从薪酬方面看,证券行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或许会持续调整。2024年4月12日,被称为新“国九条”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高管薪酬最高降幅近七成

2022年财政部发布了对国有金融行业的“限薪令”,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

近年来,部分券商高管的薪酬出现大幅缩水的情况。

在上述24家券商中,2024年仅有6家券商高管薪酬没有缩水;在其余18家券商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的高管薪酬的同比降幅均超过五成,其中中信证券的高管薪酬降幅高达近七成。


上述数据的变动或与实际数据有差异,一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头部券商在2024年度出现高管变动,上述数据仅统计了高管变动后的薪酬数据;另一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券商在2024年的年报中对董高监薪酬的计算未加入“年度递延薪酬”,附注解释称“最终报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后再行披露”。从2023年的年报数据来看,中信证券等券商部分高管的税前“年度递延薪酬”超百万元。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全年在任的券业高管薪酬明显缩水。以年报中的“税前应付报酬总额”为准,2024年多家券商“一把手”的薪酬为“砍半”状态,比如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2024年的年薪为230.33万元,2023年为504.72万元;国联民生证券董事长葛小波2024年的年薪为143.48万元,2023年为288万元。

与传统券商相比,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的高管的薪酬水平更高,并且同比持续正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东方财富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的2024年的薪酬均在上述24家券商中呈“断层第一”之势,其中,董事长其实的年薪为501.98万元,同比增长14.89%;副董事长、总经理郑立坤的年薪为498.79万元,同比增长23.98%。


券业减员超2万人

2024年证券行业的营收普遍下滑,从业人员面对日趋严格的考核、逐年下滑的薪酬以及被“优化”的风险。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不少以“逃离证券业”为主题发文的“离职博主”,有的人分享辞职另寻他处的勇气,有的人则在吐露被裁员后难觅下家的焦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上述24家上市券商中,仅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银河等7家公司的员工数量出现正增长,其余17家券商共减员6353人,其中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与中金公司的减员幅度最明显。


这几年共有多少人离开了证券行业呢?

东方财富Choice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150家证券公司的从业总人数约为33.64万人,同比减少了约1.57万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国150家证券公司的从业总人数约为33.20万人,比2023年底减少了约2.01万人。

从登记类别来看,2023年底至2025年3月末,证券行业的“证券经纪人”减员超1万人,有“投资顾问”“保荐代表人”“分析师”资格的从业人员反而在增加。

这意味着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从业人员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使从业绩方面来看,不少券商的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分仓佣金收入(研究所主要收入来源)大幅下滑,但相关人才依然是行业内的重要资源。

进入2025年,在监管层“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之下,证券业的高质量发展或将迎来新的机遇,行业的人才结构、薪酬结构亦可能会发生变化。


牛钰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本市场部记者
主要关注券商、多行业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niuyu@eeo.com.c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