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曼德勒发生7.9级大地震,无数建筑坍塌,数万人流离失所,面对这场灾难,中国反应迅速。
缅甸
首批救援队18小时内抵达震区,医疗队日夜搜救、运送物资,甚至在使馆设立救助帐篷,然而,就在中国救援队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时。
缅甸
另一群中国人却在撤离路上遭遇了令人心寒的一幕:持枪拦路、强收“过路费”的缅甸当地人。
极目新闻报道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截止到现在又有多少人被救出来了呢?
现场工作人员发通知提醒
“腐臭中的生命之光”:缅甸公寓废墟下的华人救援生死时速
2025年3月28日,缅甸曼德勒一场7.9级地震,将11层的华人聚居公寓Sky Villa瞬间变为“死亡废墟”,这座曾因设施齐全、华人扎堆而热闹的公寓。
Sky Villa公寓废墟
如今在40℃高温下散发着尸体的腐臭味,然而,在这片绝望的废墟中,中国救援队的灯光和搜救犬的吠叫,成了数百被困华人最后的希望。
潇湘晨报2025-03-30缅甸曼德勒一公寓飘出腐臭味,遇难者大多来自缅甸北部,华人企业捐赠冰块抵达
地震发生时,高层住户几乎无处可逃,一位幸存者回忆:“楼体像被巨刀切开,瞬间下陷五层,很多人直接被埋进地下。”
缅甸
一名华人母亲眼睁睁看着邻居夫妻和未出生的孩子被压在水泥板下,而她自己的小儿子因在阳台玩耍侥幸逃生。
震后废墟
高温加剧了灾难的残酷,40℃的炙烤让废墟下的尸体迅速腐烂,救援人员甚至需要冰块降温才能靠近作业。
救援的冰块
有现场记者描述:“热浪裹着腐臭扑面而来,幸存者的呼救声和家属的哭喊混在一起,像地狱的合奏。”
废墟
地震发生后,中国成为首个抵达震区的国际救援力量,37人组成的先遣队携带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设备,与后续82人队伍协同作战。
震后废墟
在Sky Villa废墟中,他们创造了多个奇迹:一名孕妇双腿被钢筋贯穿,救援队不得不在简陋条件下实施现场截肢,最终保住了她的生命。
救援现场
5岁女童在废墟缝隙中靠半瓶水撑了足足60多个小时等待救援,被抱出时已经虚弱到哭不出声,与此同时,缅甸当地华人也自发组织救援队,用朋友圈募集物资、搭建信息网。
救援现场
一位华人志愿者坦言:“我们顾不上悲伤,只想多挖一块砖、多救一个人”,截止到4月1日,中国的救援队已经在缅甸救出了8名幸存者。
缅甸
当中国救援队汗流浃背切割钢筋时,美国仅表示“研究援助方案”,再无下文,日本自卫队虽参与过国际救援,但其福岛核灾时“优先保护权贵”的旧闻仍被诟病。
观察者网2025-04-01“中国走在缅甸地震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媒叹息:美国呢?
更讽刺的是,缅甸部分势力曾对华人屡次施压:2024年缅北冲突时向汉族收取10倍“逃难费”,2020年强征华人“墓地管理费”。
WinStar酒店废墟
如今中国却不计前嫌倾力相助,这种以德报怨的胸怀,反衬出某些国家的狭隘,可是缅甸当地人却“以怨报德”,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网友评价
中国速度救援缅甸,撤离却遭“打劫”
地震发生后,中国商人和务工人员成为撤离主力,来自湖南的罗先生描述,他和同伴组成四车车队,连夜从曼德勒逃往仰光。
罗先生撤离途中街景
因高速断裂,他们被迫绕行小路,却在途中多次被持枪者拦下索要钱财,有的关卡给钱就能过,有的甚至要托关系才能脱身。
罗先生撤离时有路面已经因地震开裂
车队连续行驶十多小时不敢停歇,沿途路面开裂、桥梁断裂,心理压力堪比“神庙逃亡”,还有一名河南商人胡先生腿部受伤,撤离时选择绕道小路。
胡先生撤离时车内情况
虽然没有遭遇直接威胁,却听说其他同胞被勒索的消息,途中还是胆战心惊,他感慨:“白天情况稍好,但路上塌方不断,司机绕路到崩溃”。
有自救群已撤离华人分享经验
最终,这些商人不得不舍弃贵重物品,靠现金“买路”才勉强抵达安全区,这种“救援”与“打劫”并存的荒诞场景,让网友直呼寒心:“我们救人,他们却劫我们的同胞!”
曼德勒大学废墟
结语
灾难是人性的试金石,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善意要是得不到尊重,只会助长贪婪。
当地居民支起遮阳伞和四角遮阳棚充当临时居住点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国际援助需要有底线,海外同胞更需要强大后盾,希望缅甸能正视问题,不要让“忘恩负义”的标签,成为国家形象的永久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