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2025雪季逐渐接近尾声,国内各大滑雪场战绩陆续披露。其中有两家滑雪场的数据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以下简称“北大湖”)官宣本雪季滑雪人数达到105万人次,同比增长25%;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以下简称“松花湖”)官宣本雪季滑雪人数成功突破百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北大湖和松花湖开业以来滑雪人次首度突破百万人次大关。
这一突破具有划时代的双重破局意义:不仅意味着北大湖和松花湖双双跻身国内首批滑雪人次突破百万的滑雪场,将中国滑雪市场正式推进“百万人次”时代;还意味着北大湖和松花湖成功打破了欧美常年以来对于百万人次滑雪场的垄断,全球滑雪场头部阵营终于出现来自亚洲的东方选手。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中国在如何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区域冰雪经济方面开始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方法论。
01
纵观北大湖和松花湖过往雪季的滑雪人次走势图,2022-2023雪季是个关键点。
以北大湖为例,彼时受到三年疫情结束和北京冬奥会双重利好因素加持,这一雪季北大湖滑雪人次从60万+人次开始起飞,随后以每年20万+人次的增幅一路飙升,短短三个雪季就实现滑雪人次翻倍,可谓吃到了近些年国内“三亿人上冰雪”浪潮最丰厚的市场红利。
有人疑惑,从北大湖历个雪季滑雪人次增长情况来看,感觉其突破百万人次似乎顺理成章,没有什么特别稀奇之处呀?
实际上,“百万人次”对于99%的滑雪场而言是无法触及的天花板级存在。
来自《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国内对外营业的室外滑雪场共计719家,其中滑雪人次达到或者超过10万人次的滑雪场为50家,占比仅为6.95%。而这50家滑雪人次达到或者超过10万人次的滑雪场中,滑雪人次能够突破50万+的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滑雪场是一个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产业。2023-2024雪季,国内TOP50的滑雪场共计吸引滑雪者1264万人次,占据当年国内滑雪总人次的54.47%。
因此,突破百万人次的北大湖和松花湖无疑是牢牢坐稳了中国滑雪场第一阵营,而且这对来自吉林的滑雪场兄弟在可以预见的三五年内在国内鲜有敌手。
“百万人次”还是一家滑雪场杀入全球滑雪场头部阵营的入场券。
劳伦特·凡奈特每年发布的《全球滑雪市场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全球滑雪场超过5000家,其中达成百万人次的滑雪场共计53家。
这53家达成百万人次滑雪场全部被欧美垄断。
欧洲区域:奥地利16家、法国13家、瑞典5家、瑞士5家和意大利7家;
北美区域:美国6家和加拿大1家。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努力打造滑雪强国,尤其是境内的长白山脉和阿尔泰山脉,都在对外宣传中极力强调拥有不亚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雪质和环境。然而,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之所以成为全球滑雪圣地,不仅仅是因为先天自然优势,更核心的是拥有一批实力强横的滑雪场。
全球53个百万人次滑雪场中,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独占80%,甚至还有法国拉普拉涅滑雪场这种每个雪季250万+滑雪人次的全球榜首,更是让法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滑雪强国。
突破百万人次的北大湖和松花湖无疑让以粉雪闻名的长白山脉更有底气跻身全球一流滑雪目的地的序列。
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突破百万人次的一个潜在重要意义,就是让全球更多滑雪爱好者在必刷滑雪场名单中看到新鲜的“中国身影”,猎奇也好,兴趣也罢,这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滑雪发烧友将目光投向中国,再加上这两年愈发积极的入境游政策,势必会吸引他们前往中国体验。
众所周知,号称白色鸦片的滑雪运动的参与者向来以高净值人群为主,当这批人开始转向中国探索滑雪体验,由此带来的潜在利益和舆论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而这正是中国从滑雪大国走向滑雪强国至关重要的一步。
02
过往十年,中国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什么只有北大湖和松花湖率先冲破“百万人次”?
这就不得不提两大滑雪场背后的操盘手冰雪大省吉林的谋划布局了。
其实从2023-2024雪季国内各省滑雪场数量上来看,吉林滑雪场数量在全国并不是最多的,但为什么吉林反而能最先跑出两个百万人次滑雪场呢?
这就要提到吉林发展滑雪场的一个明确逻辑——集中资源优先打造高品质专业滑雪场及配套滑雪度假区。
滑雪场分三大类型:旅游体验型、城郊学习型和目的地度假型。《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国内719家滑雪场中,三类滑雪场占比分别为77.05%、18.92%和4.03%。
数量越稀少,说明价值度越高。
吉林想要优先重点打造的就是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
这类滑雪场更像是一个区域冰雪经济的发展引擎,说白了就是能够以一己之力拉动整个区域冰雪经济发展的滑雪超级综合体项目,主要特点是滑雪专业度极高、投资规模庞大大、建设周期漫长,覆盖人群极广且对高净值人群更有吸引力。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提出,在规划期内吉林要争取打造1-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
北大湖和松花湖有多受吉林的厚爱?
在《规划》中,吉林未来5-10年的10个冰雪经济重大项目中,北大湖+松花湖占了6个。
在这一逻辑之下,北大湖和松花湖自2016年开始步入狂飙突进式发展阶段。
以北大湖为例,仅在2023-2024雪季,北大湖的雪道就从27条狂飙至64条,雪道面积由126公顷增值239公顷,相当于1-2年就新建一个北大湖,而且还在逐渐扩张。
03
吉林在围绕“如何有效激发大众滑雪需求”方面打造一套自有逻辑,也是刺激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人次暴涨的另一大原因。
国内滑雪市场明面上是“群雄争霸”,暗地里其实是一场“三国杀”,只有三位高端局玩家:
河北、新疆和吉林。
新疆滑雪场的优势是雪质好、雪期久(长达8-10个月)以及山地条件佳,由此造就了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等为代表的一批天赋异禀的高品质滑雪场。
河北滑雪场的优势集中在冬奥大基建以及京津冀大市场,以万龙、云顶为代表的一批承接过北京冬奥会的滑雪场人气旺盛。
吉林在两大竞争对手的长板方面并不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吉林却巧妙选择了一条新路——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滑雪消费综合性价比。
面对新疆的挑战时,吉林强调自身大小交通的便捷性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的完善与丰富;面对河北的竞争时,吉林反过来强调长白山粉雪的优质性与滑雪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而每当滑雪消费者将三大省放在一起对比时,吉林就积极凸显自己在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价比都是最优的选择。
有滑雪俱乐部负责人曾向劲旅君解释,从滑雪发烧友的视角来看,吉林是当下国内最具潜力的滑雪目的地。“长白天下雪”的品牌已经足够响亮,随着长春、长白山、通化等主要滑雪城市与国内重点客源地城市的冬季航班持续加密,而且相互直航城市越来越多,吉林的大交通优势愈发明显。还有一个重大利好因素,那就是2025年通车的沈白高铁,沈阳是整个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城市,从这里高铁直达长白山只需要2个小时,这一优势全面碾压新疆,让吉林滑雪场财富之门大开。
与此同时,吉林也是这几年针对冰雪旅游消费补贴最积极的省份之一。
2024-2025雪季,吉林省文旅厅就开展境内外客源地冰雪主题推广活动、小分队“ 点对点” 上门营销等30余次。开通冰雪旅游直通车线路55条,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给予3%-5%门票收入奖补。投放冰雪消费券23.6万张,核销超过3700万元,直接带动冰雪消费超过1.3亿元。
吉林这套主打“超高性价比”的营销逻辑在消费端格外吃香,吸引了大批量冰雪旅游人群前往吉林。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和2024-2025雪季,吉林共计吸引游客1.25亿人次和1.7亿人次,位居全国之首。
有如此充沛的客流量作为基础,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人次以滑雪人次疯涨就不难理解了。
04
北大湖和松花湖两大百万人次滑雪场的诞生,离不开一个优越且稳定的发展环境,这背后则需要所在区域政府耐心、持续且长久的打造一片冰雪经济沃土。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曾表示,全国十大滑雪场吉林省占三席,雪道总长度居全国前列,架空索道数量全国第一,吉林的最终目标是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吉林在实践这一目标方面是一个典型的“长期主义者”。
不久前,吉林刚刚召开全省雪季工作总结会议,有参与会议的知情人士向劲旅君透露,吉林几乎是举全省之力发展冰雪经济,不仅各地市都将冰雪经济作为重点产业在支持,而且全省所有部门都制定了支持冰雪经济的对应方案,从各个角度支撑吉林冰雪经济一路狂奔。
基础支撑方面。去年吉林省发改委争取下达国债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松花湖等冰雪项目的设备更新改造。吉林省工信厅推动吉林大学冰雪旅游实验室、吉林市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等机构探索滑雪模拟器、滑雪智能穿戴设备、雪地特种车辆等新设备的开发,并推动滑雪板等冰雪装备新产品的研发。吉林省科技厅则支持相关企业重点攻克室内滑雪装备、造雪机、滑雪装备测试仪器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和吉林省林草厅则对省内重大滑雪度假区项目的用地保障给予及时支持,确保重大冰雪项目的建设施工。
市场保障方面。吉林省卫生厅在全省42家滑雪场设置临时医疗处置点,指定滑雪场定点救治医院并开辟绿色通道。吉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多部门成立9个省级督导检查组,赴各地督导冰雪旅游安全检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成立雪季消费维权工作专班,重点解决影响消费者冰雪旅游体验和消费满意度的突出问题。吉林省气象厅与各冰雪企业合作,针对雪季多变的天气提供准确预警。吉林省交通厅划定6个重点区域、50个重点保障场所,17处交通运输执法服务台,确保雪季交通秩序。
消费保障方面。吉林省工会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面向全省职工发放16万张+消费优惠券,刺激冰雪消费。吉林省商务厅指导举办第八届冰雪美食节,同时开展新春消费季,联动全省1200多家企业参与促销,拉动雪季消费47亿元。吉林省教育厅通过积极落实“中小学生雪假”和开展校园冰雪运动,鼓励更多青少年及家长参与冰雪活动。吉林省体育局通过引入多项国际国内重大冰雪赛事,营造冰雪消费气氛。
吉林各地市也铆足劲儿刺激冰雪消费。
吉林省会长春今年雪季打造了“一主两新四场十园多点”产品体系,冰雪产品质量、规模和丰富度达到历年之最,由此推动全市雪季游客接待量和旅游花费突破7800万人次和1300亿元,再创新高。冰雪经济重镇吉林市通过打造“ 凇星江山夜,雪鸟食文泉”十大文旅I P 集群,共推出38类62项产品,让“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城市品牌更响亮。前郭县承办了吉林省首届群众冰雪运动会,吸引国内外游客17416人次。四平发放冰雪消费券30万。辽源打造的悦动辽源欢乐荟接待游客34.64万人次。通化承办全国高山滑雪大师赛等多项高端冰雪赛事。白山推出“激情松花江冰上运动季”“雪遇331 寻梦鸭绿江”“长白山下 冰雪奇缘”和“金山银山 美丽白山”四大冰雪品牌活动。松原升级推出千灯雪世界、查小鱼两大冰雪IP主题乐园。白城在查干浩特冰雪游乐园、西郊公园冰雪乐园打造滑雪区。延边州围绕“长白天下雪·吉美在延边”打造75项冰雪活动。长白山管委会新增雪雕版云顶天宫等10余个冰雪项目。梅河新区五奎山全新开板运营……
正是因为有这些官方力量在背后的保驾护航,让吉林冰雪经济在供需两端都始终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
不难预测,中国吉林长白山脉正在成为培育全球冰雪经济巨无霸的新兴沃土,未来将会有更多北大湖和松花湖级别的优质冰雪企业脱颖而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