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满足辖区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金普新区海青岛街道金源南里社区以社区学校为依托,精心规划开设11个文化班,涵盖门球、桥牌、瑜伽、舞蹈模特、书法、声乐、古文字篆刻等多个领域,且全程免费授课,让中老年学员们能毫无负担地“充电补钙”,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近日,社区学校在金源商城门前举办纳新活动,每个展位前摆放着各种作品及简介,吸引不少人加入。

金源南里社区属于老旧小区,现有常住人口近4千人,中老年人占50%以上。1997年,社区率先组建海青岛街道门球队,中老年人积极参赛,个个挥杆自如,精湛的门球技术和默契的战术配合,屡获佳绩,展现门球魅力与体育风尚。目前已开展十届“海青杯”离退休人员门球邀请赛,大家以球会友,共享门球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2014年,社区成立桥牌队,以普及和发展桥牌运动为宗旨,吸引不少中老年人参与,并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每次比赛,大家神情专注,冷静思考,围绕“搭桥”和“拆桥”进行激烈角逐,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局势跌宕起伏,展示了桥牌运动的魅力。2022年,社区又组建舞蹈模特队,为女性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文化生活,传递正能量。


剪纸班


编织班


古文字篆刻班


模特班


瑜伽班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身心愉悦,乐享生活,银龄有为,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社区党委书记唐琳结合中老年人的需求,积极链接社会资源。2022年以来,在门球、桥牌、舞蹈模特的基础上,社区先后开设声乐班、瑜伽班、茶艺班、书法班、美术班、剪纸班、古文字篆刻班、编织班,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深受大家的欢迎。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力弘扬了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

在剪纸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红纸翻飞,剪刀舞动,变幻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书法教室里,墨香四溢,中老年人们一笔一画临摹经典,传承着中华书法的千年神韵;声乐课堂上,则回荡着激昂的旋律与深情地咏叹,传递着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参加文化班的中老年人纷纷表示:“社区文化班的课程丰富多彩,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非常充实,每天都特别开心。”“这些知识和素养的提升,逐渐渗透到家庭生活中,也提升家庭文化氛围。”


纳新活动现场,古文字篆刻班的老师杨洪岩边向来往居民介绍班级的情况,边展示自己和学员的作品。“我们这个班是2023年成立的,现有在册学员20余人,平均年龄都是50岁左右,经过学习大家已经可以独立篆刻了。”今年70岁的杨洪岩介绍,篆刻是一个桥梁,书法、绘画、硬笔、软笔,都离不开篆刻。退休后她刻了10多年,现在能发挥余热,带领更多中老年人追求快乐、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天激情满满。此外,中老年人通过在文化班学习,逐渐掌握一门技艺,进而带动创业,增加额外收入。现场,剪纸班、编织班展示的作品引得不少人驻足,争相购买。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社区还帮忙挂在网上进行销售。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文化班纳新吸引中老年人群加入,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银龄”力量。“我们文化班纳新不仅局限于本社区,周边的居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唐琳介绍说,目前瑜伽班非常火热,已经满员了,其他的班仍有名额。一直以来,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为引领,取得显著成效。文化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情感的交流站、欢乐的汇聚场。在这里,中老年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与乐趣。未来,社区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力量,让血液循环起来,满足中老年人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为居民们送上更多贴心的“文化大餐”,给予他们更多暖心关怀,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共建幸福社区。

文/图:记者 徐菁 王冠 高琪 通讯员 杨司琪

编 辑:邢高笥飘

美 编:林月

责 编:宋子光

信 源:金普融媒


喜欢就请转发、扩散、点赞、在看,精彩继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