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没有一个赢家,战场双方,背后的欧美,都是精疲力尽。

虽然目前停火事宜尚不明确,但是根据目前为止的表现来看,普京政府好像是回过味来了,最起码想明白了3件关乎国运的大事!



坚定不移的转向东方

3月5日,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季托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

“转向东方是永久的,因为这不仅是政策,也是实际的商业利益。”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总统代表:俄罗斯转向东方是实际商业利益使然》

普京执政前期是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为了和西方世界和解用了包括“申请入约”在内的所有办法。

可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西方并不需要一个跪下的俄罗斯,他们要的是世界上没有俄罗斯。



所以从2014年乌克兰的那场橙色革命开始,俄罗斯精英阶层就意识到,俄罗斯的出路在东方。

而普京政府挑战美国霸权,揭露西方伪善面具,对抗西方阵营的肆意扩张的行为,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的认可。



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被西方世界全面制裁的俄罗斯迫切的需要寻找出路来挽救摇摇欲坠的经济。

于是中俄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就此打开,中国五花八门的商品填补了俄罗斯空白的市场,工业产品相较于欧美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低。



关键是,俄罗斯因为制裁而被断掉的油气出口业务空白,中国有能力也有市场填补,双方市场呈现出高度互补的现象。

于是,中俄双边贸易额在2023年达到了惊人的2401亿,同比增长26.7%,提前一年达成突破2400亿美元的目标,这个贸易规模放在世界上都是十分庞大的!



除了商业利益,俄罗斯最看重的是中国的态度,保持中立,呼吁和平,也不会主动结盟搞对抗。

即便是美国不断制造舆论,声称中国在冲突中有偏向行为,想要以此来迫使中国站队。



但是中方的实力注定了这些抹黑不可能有什么效果,所以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能不受外界影响顺利进行。

中国这种不搞对抗,不勾心斗角、专心发展经济的国家,简直就是俄罗斯休养生息所需伙伴的不二之选,所以双方政治和经贸之间的合作,在近几年不断走上新高度。



跳出北约“包围圈”

此次俄乌冲突爆发原因很简单,就是曾经承诺绝不东扩的北约,一步步在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冲突爆发后,美国就想利用一切手段孤立俄罗斯,拉着欧洲盟友对其实施制裁,在国际上大肆宣扬“俄罗斯入侵论”,甚至想要胁迫中国“选边站”。



但是中方的立场十分明确,那就是尊重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冲突保持中立,呼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俄罗斯这边也缓过劲来了,想要和西方世界对抗,第一步就是不能让其目的达成,你想孤立我,我就多交朋友。



俄罗斯首选的朋友就是印度,苏联时期就和印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人,一直和印度关系不错。

印度会购买俄罗斯的油气以及军事装备,俄罗斯也会进口印度的钢铁以及其他工业产品。



最重要的是,印度是一个只看利益不用脚投票的国家,尽管美国曾经向其施压,要求印度离俄罗斯远一点。

可是,在面对卢布贬值、俄罗斯油气降价的巨大利好之下,印度怎么可能放过这次机会。

所以,在2024年7月,莫迪时隔5年再次访问了俄罗斯,与普京展开友好交谈,并达成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



在去年,俄罗斯还和伊朗、朝鲜分别达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来看,普京是看明白了,如果只是单打独斗,美国会将越来越多的国家拉拢到俄罗斯的对立面,自己再强大也耗不起。

所以,普京要带领俄罗斯走出外交困境,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不求朋友圈为自己提供多大支持,只要不站在自己对立面就可以。



立足国内发展

长久以来,俄罗斯都被认为是大国,主要体现在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上,要论经济俄罗斯也是近几年和中国加强贸易合作之后才进入全球前十的。

过去,俄罗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出口,国内工业能力和世界大国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轻工业以及高新科技。



此次冲突爆发以后,欧美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让普京明白,如果不改变单一的经济模式,就算没有战争,只是制裁都够俄罗斯喝一壶的了。

特别是战场上,乌克兰依靠美国星链提供的情报以及无人机,收获了巨大的战果,而俄罗斯在这方面明显是落后的。



这一点也让普京明白,现代战争,并不单看谁的飞机大炮多,而是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如果再走老路子,恐怕这个世界军力第二的位子也坐不住了。

不管继承来的家业有多大,如果自身建设不搞好的话,那么崩盘也是早晚的事,并且在全球化的现代,经济孤岛已经行不通了,很容易被人围一起针对。



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找到出路,既要立足自身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增强经济韧性,还要多交朋友,进行多元化备份,才能在和西方的对抗中有胜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普京政府能明白这些,也算是中方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



现在俄罗斯在停火谈判中的优势越来越大,反而是欧美那边先出现了分歧,这就是普京想通之后的反击。

战争不是你美国说打就大,想停就停的,除非能满足俄罗斯的条件。



特朗普在3月18日和普京的通话中,放弃“无条件停火30天”的要求,转而同意普京政府提出的“针对能源设施的打击停止30天”就是很好的证明。

只有掌握主动权了,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如果说俄罗斯会是最大的赢家,这是不对的,毕竟这场大戏中,谁家多多少少都有赔,只是赔的多少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