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海峡中部、南部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此次演习的重点是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同时检验战区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和精确打击重要目标的能力。很显然,通过东部战区发布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此次台海军演的重点科目之一,就是演练在台海周边进行“封控”,换句话说,就是一旦真的“有事”,就进行“锁岛”的能力。结合东部战区此前曾经发布的名为“慑封”的海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解放军的封控演练,应该是此次演习的重点。

笔者认为,此次演习,可以说已经精确击中了台当局的“软肋”,因为说白了,台岛其实就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其经济甚至是正常的生产生活都非常依赖于外部的物资交换和贸易。一旦外部的交往被合理管控,那么岛内当局和岛内武装估计很快就会不攻自破了。而如今,解放军还只是演习,这样的场景似乎就已经开始“预演”了。



就在解放军台海演习之际,岛内媒体公开发布消息称,原本应于4月1日白天抵达高雄的一艘LNG船被迫调头,目前还是没有到达,另外一艘原计划前往台中的LNG船“台达2号”目前也还在海上。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因为解放军的演习,原本计划运往台岛的两船能源,如今都没有按时抵达,这对于台当局而言,无疑是一个坏消息,有可能会让他们有软肋被打疼的感觉。



台岛在能源方面,对外的依赖程度很高。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岛内在2016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240万桶,约合33万吨。但台岛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却高达数千万吨,因此岛内对外的石油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天然气的情况也基本是如此,根据2018年的数据,台岛的自产天然气仅有1.98亿立方米,输入量高达224亿立方米,自给率仅有0.9%。综上可见,一旦台岛无法从外部获得能源,后果可想而知。



可见,对外的海运,显然就是台当局的软肋,如今,解放军并未开启“团圆之战”,而仅仅只是在演习而已,就已经让台当局有被“打疼软肋”的感觉,而一旦解放军真的在台海掀起惊涛骇浪,下决心“动真格”的话,岛内当局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