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近日,王毅外长抵达莫斯科,会见俄总统普京。
王毅外长重申,中俄关系,在这3点上。
就在中俄关系继续稳固之时,美国政坛却掀起了一场安全焦虑风暴。
一段由保守派智库主导、多个高层议员与前军方将领参与制作的视频悄然流出。
在视频中,美议员直言不讳地宣称:“中国是战术核武威胁,美国必须更新核武库,准备还击。”
中俄3点
王毅此行本质上不仅是一次外交访问,更是对中俄关系稳定性的再确认。
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邀请下,王毅展开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为年内两国元首会晤做出政治铺垫。
这次会晤的时间点也极具象征性——正值俄乌战局酝酿新变化之际,美俄关系出现破冰苗头,而普京方面也明确透露,计划在不久之后访华。
外交节奏紧锣密鼓,背后却是中俄彼此战略信任的升温与重申。
据俄媒披露,王毅在下飞机前面对媒体谈到三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总结: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三句话,既是对当前全球乱局的稳定表态,更是对外部挑拨者的当头棒喝。
尤其在当前美国政坛频频鼓吹所谓“联俄抗中”战略之时,中国以最直接的方式向俄罗斯传递了信心,也向世界释放了信号——中俄这条合作航道,不会因为西方的风浪而偏航。
正当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国保守派的“安全焦虑症”却开始上升到战术核武的层面。
一群军政大佬密集出现在由“传统基金会”策划的宣传视频中,包括前战略司令部司令、国会议员和战略研究员等人。
他们集体警告称,美国早已放弃发展战术核武的主导地位,如今面对中国可能在印太地区发动的“核打击”,美国恐怕连等量回应的能力都没有。
视频中的设想极具煽动性:若中国发射战术核武器打击美军在关岛的空军基地,将造成数千人伤亡,而美国却找不到可以对等回应的战术打击手段。
在这些人眼中,核武库成了美国的致命短板。
所以他们呼吁美国要重启核军备项目。
同时也在暗示特朗普政府必须为“与中国对抗”准备最后底牌。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舆论攻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美国近年来战略重心重新转向印太、强化对华竞争的大环境紧密相连。
特朗普中俄战略
从2018年开始,美军便围绕W76-2低当量核弹与SLCM-N海基核巡航导弹等项目进行试验与部署意向评估;
如今随着中俄核能力不断更新,保守派认为“不仅威慑失衡,更存在真实使用的技术劣势”,于是“使用战术核武进行有限冲突”的讨论开始在安全圈子中浮出水面。
特朗普阵营对此并不陌生。
在其过往的讲话中,他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俄一旦结成稳定联盟将是美国地缘格局的最大噩梦。
他甚至宣称,“不能让中俄站在一起,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拆散他们。”
于是我们看到了拜登政府时期、乃至特朗普回国之后,美国政界多次暗示“俄可暂缓制裁,只要不站在中国一边”。
但现实却是,普京不仅没有动摇,反而频繁派遣高级代表访华,在多项议题上与中方对表立场。
王毅此行再一次打破了“联俄制华”的幻想。
他公开表示:“中俄友好关系是根植于历史、确立于现实的长期战略选择,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任何外部力量能够破坏的。”
普京本人也曾郑重向中方承诺,俄罗斯永远不会加入“反华阵营”,而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明确表态:“俄罗斯永不背叛中国。”
这番话,在地缘政治的剧本里,无异于给美国的连横计策直接判了“死刑”。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侧的战术核门槛却正在悄然降低。
北约近日在北欧地区组织大规模核力量演习,主力武器正是美军最新升级的B61-12战术核弹。
其特点是灵活部署、打击精度高、当量可调,明确针对的是地区战场使用而非全面战略打击。
这种部署在常规战中可用的核弹,正是核战争门槛滑坡的象征。
而更危险的是,美国已在北约部分成员国训练军队掌握这类核弹的投掷能力。
俄罗斯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早在2022年起,俄方就宣布将战术核武使用政策从“战略末日选项”调整为“可以用于压制重大常规威胁”,实质上是回应北约东扩与乌克兰局势。
如今,美俄同步“低门槛化”战术核武的使用情景,使得一种过去被视为遥远的可能——核冲突——开始逼近现实边界。
但在这场“新冷战升级”浪潮中,中国却始终保持战略理性。
外交部一再重申:中方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绝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
这不仅是对中国安全政策一贯逻辑的坚持,也是对国际社会的稳定承诺。
如果说中俄关系的稳定是全球不确定性中的一块定锚石,那么美方当前试图借“核威慑”手段遏制中国的路径,则暴露出对局势失控的恐慌与焦虑。
从力推战术核弹,到图谋联俄制华,再到炒作“中方威胁”,美国内部战略层面正在失去方向的统一性。
现实也证明,即使他们高喊核武重建计划、叫嚣“战术回应能力”,面对一个坚定深化合作的中俄阵线,依旧难以动摇地缘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
眼下,王毅与普京的会晤还未正式举行,但地缘政治的暗流已经涌动得足够明显。
对美国来说,他们不再只是面对一个中国的问题,而是面对一个正在联结中俄、打破西方一元体系的多极世界。
而在这种结构性改变的进程中,任何依赖核威胁、幻想“离间计”的做法,都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