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的相声名家张伯鑫领衔高兴社品牌,在网上开启了免费直播说相声。本来是件百花齐放的好事儿,但是自高兴社开播以来,来自四面八方对他们的谩骂就从未停止过。几乎在每一次直播结束后,张伯鑫的录屏都被很多自媒体掐头去尾,再加上自己的解读全网发布,带动节奏,引导更多网友去对他们进行攻击。
近日,张伯鑫即将带领他的团队开启首次线下巡演。但是奇怪的是,高兴社的巡演门票刚刚上架还未来得及宣传,就遭遇部分蹲守在高兴社售票系统的网友“先下手为强”,抢先截图了高兴社一张还未售出的截图,配上《高兴社首演一张票都没卖出去》等等的标题,在一夜之间爆发。但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这些来自不同城市的IP,甚至是不同平台的不同账号,却发布出了一模一样的文章。这显然是有人故意要在高兴社开演之前想要打压他们。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高兴社的售票情况,截止到昨天4.1日,依然有“一张票都没卖出去的”文章在发酵。并且这位网友还表示咨询了淄博剧院的工作人员,说现场根本没人排队买票。
就有“天生反骨的”网友也拨打了淄博剧院的电话询问。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排队买票啊?”且不说咱们有没有打电话核实,就下图中这位网友发出的“现场没人排队买票”的言论就可笑之极。别说高兴社的门票没人排队买,想必现在任何一个明星大腕的门票,都不用亲自到现场排队买了吧?
自3.19日,高兴社的售票在大麦上架以后,一夜间大量文章爆出,主要集中在三个话题:第一是早就发布了高兴社一张票都没卖出去的言论,这种言论无疑会给正在售票中的高兴社带来巨大的影响;第二文章标题拿张伯鑫的名字和郭德纲的名字放在一起对比,这种拉踩的方式,必然会给刚刚成立的高兴社带来更多舆论;第三就是用侯耀华当高兴社艺术总监的事情,对侯耀华和高兴社同时攻击。小编到现在都不明白,侯耀华先生出身名门,担任艺术总监实至名归。为何会被带节奏?
口说无凭,咱们拿出一个例子: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由一位河南的网友,发布于3月19日的上午9:30分。在他的账号处还看到了标有“原创”和“优质内容”等字样。猜测这篇文章应该最早出自他这里。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来自河南的网友,在同一时间段,发布出了一模一样的内容。或许有网友说,这可能是同一个的两个账号。
但紧接着6分钟以后,一个江苏的网友发布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只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多加了”惨败“两个字。3.19日当天距离高兴社的4.4日、4.5日正式演出,还有足足17天的时间,这位网友是如何未卜先知,说高兴社已经惨败了呢?
随后在当天下午的16:26分,一位来自重庆的网友,也发布了一篇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略微修改了标题的文章。
其实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心中肯定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相声属于国家级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有更多的相声品牌出现,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百花齐放的事情。高兴社自去年至今,一直都在坚持免费说相声,对老百姓来说,也妥妥的是一件福利。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