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宾政坛那可是热闹得很!马科斯这边收到了个极坏的消息,他的支持率就跟坐滑梯似的,暴跌了20%。与此同时,一场由50万人掀起的“绿色风暴”正席卷而来,这些人嘴里高呼着4个字——“杜特尔特”。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先来说说杜特尔特,这可是菲律宾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在位的时候,那可是铁腕治国,尤其是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大家都知道,毒品这玩意儿,危害太大了,把好多家庭都给毁了。杜特尔特就看不惯这事儿,下了狠手整治。
杜特尔特(资料图)
早在担任达沃市长期间,杜特尔特就曾组建一支“行刑队”,雇佣警方甚至女性负责执行暗杀任务。竞选时期,杜特尔特还曾放狠话要“杀死所有罪犯”。杜特尔特的铁腕做法在菲律宾国内外引起了质疑。2022年卸任总统时,当时菲律宾官方统计显示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导致6200人死亡。相关人权组织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远远高于官方统计,估算有超过1.2万人在禁毒战争中丧生。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是一个漫长的拉锯战。而近段时间,马科斯又用此事来打压杜特尔特。
近日,全世界都通过视频看到了让人心酸的一幕:79岁的杜特尔特穿着松垮的西装,戴着助听器在国际法庭上全程闭目养神。当法官问他姓名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腕总统”含糊地吐出“罗德里戈...啊罗...”的断续回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发黄的木桌边缘,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可谁能想到,短短48小时后,这场看似一边倒的审判突然峰回路转?国际刑事法院主审法官莫托克突然改口,宣布同意杜特尔特以健康原因申请保释,并将最终听证会推迟到9月23日。
杜特尔特(资料图)
国际刑事法院的一名律师则介绍说,在考虑是否临时释放杜特尔特时,法院可能会将其阵营及支持者的行为纳入考量。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杜特尔特支持者的声援,起到了作用,让国际刑事法院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考虑他们的诉求。根据《罗马规约》第58条,杜特尔特想要保释,需要满足三项条件,确保他本人能够出席法庭审理程序,停止任何干扰调查和证人的行动,不会有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对于这三项条件,杜特尔特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有趣的是,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态度变化,菲律宾政坛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态度强硬的马科斯突然松口,表示愿意协调。而菲律宾最高法院也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干预出现了内部争议。马科斯显然低估了民众对于杜特尔特的支持。在杜特尔特被逮捕的消息出来以后,菲律宾多个城市的民众走上街头示威,抗议这一“卖国行为”。人们纷纷指责马科斯,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打压国内政敌,这引来了更大范围的反感。
马科斯(资料图)
当军队、政治家族、普通民众三股力量同时反对政府时,意味着国家的稳定性已经进入高危状态。更何况,菲律宾本就是一个政局动荡的国家,近几十年来经历过数次政变和暴力冲突,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军方倒戈或武装叛乱的情况。显而易见,如今的马科斯已经是骑虎难下。他原本以为引入国际刑事法院可以彻底清除杜特尔特的影响力,但现实是,他不仅无法真正削弱杜特尔特,反而激起了更广泛的反对浪潮。
现在的菲律宾就像坐在过山车上。杜特尔特的审判要持续多久?莎拉能不能顺利接棒?马科斯能不能撑到2028年大选?这些问题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头顶。更可怕的是社会撕裂,支持杜特尔特的南部民众和挺马科斯的北部精英几乎水火不容,随时可能爆发街头冲突。当杜特尔特在海牙法庭说出"我为国家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时,马尼拉街头的抗议者们正在点燃火把。菲律宾的命运,就像南海的潮水,在中美博弈和国内撕裂的双重冲击下,注定要经历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