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深夜有广东网友发帖感慨,又被人举报了…这年头,真难!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份执法通知书。
石碣镇(街道)年 第号,广东省东莞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执法责令改正通知书
东莞市智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经查,你(单位)于2025年4月1日在_双碣镇双碣新风西路283号誉轩2栋87号从事了未经许可,擅自举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未经许可,超范围经营教育培训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本机关责令你(单位):
□立即改正上述行为;
于2015年4月15日前改正上述行为。逾期不改正的,本机关将依法处理。特此通知。
2025年4月1日
本通知书一式三联,一联存卷,二联交当事人,三联张贴。
这个通知书很明确,就是该公司没有培训资质,擅自办学被查处。通知强调,要求该公司2015年4月15日前改正上述行为。逾期不改正的,本机关将依法处理。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
教育有学校,任由培训机构疯狂生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利益勾连导致教师队伍涣散。教育是大事,国家出手必有缘由,以前靠此谋生的个人只能另谋他路。
培训机构要严查,现在打击力度还是不够,很多偷偷摸摸的补课。
搞初中小学学科教育肯定不是办法,随时会被查。高中学科教育又太难搞。所以要搞素质教育,特别是家长的家庭教育+孩子的素质教育,这方面大有作在。
个人认为,培训机构不管从那个层面去看待它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实力,为差生充电的有效办法,只是价格太高了。有些家庭学生成绩不怎么样,邻居家一个班多少多少钱,咬咬牙省吃减用给孩子也报个班吧,个人认为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把价格从源头控制了,别让这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让这种最先是好的初衷的事演变到现在五花八门,现在却让学生家长们成为了负担,如果政府规定办培训机构不得收费或收费不得高于当地教育的一个标准,基本上是义务的回馈社会的那种,立马药到病除。
就应该举报,就因有这机构导致的人们的负担。
你这本来就是打擦边球搞培训的,不要说自己很无辜,要办培训机构还是应该先办证,如果是资质不够就没话好说,如果资质够了没办下来,那是有关部门的问题,这种地方就不要去了,反正他们也没想搞经济。
- 无独有偶,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西安这次是捅了马蜂窝了吗?各个区的大小违规教培机构都无一幸免,被一锅端的严厉查处,同时晒出了违规举报电话。
这名网友表示,不知道这次是给全国违规教培机构的一次警示性开刀问斩,还是这次的整治风会刮满全国各地。还孩子们一个清朗的学习风气,不再被补习风压的喘不过气来。让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据媒体报道,西安市近日密集通报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
并公布了各区县、开发区教育局专项监督的联系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29日西安教育局发布通知: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经查实可撤职、开除从严处理。
通知特别强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一经查实,将依规依纪从严处理:
1.行政处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2.资格处罚:取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资格,暂缓或撤销教师资格;
3.经济追责:全额追缴违规所得,并扣发当年绩效工资及奖励性补贴;
4.连带问责:对涉事教师所在学校及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5.公开曝光:典型案例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通报,形成警示震慑。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
-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教培机构根本没有认清形势,双休政策推进,绝对不是让孩子们再去“卷补课”。
"学校双休制"的推进,这一政策看似是对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整,实则折射出国家在教育模式、人口战略、社会转型层面的深层考量。政策背后,蕴含着从效率优先转向质量优先、从人力储备转向人才培育的系统性变革逻辑。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高强度学习模式著称,虽在短期内提升了应试成绩,却导致青少年近视率攀升、心理问题高发、创造力匮乏等结构性矛盾。
双休实质是通过强制性时间让渡,倒逼学校重构教学体系。它要求教育者从"时间堆砌"转向"效率优化",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这一调整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战略相呼应。而且,过度内卷让家长和学生都对学习充满焦虑。不仅是精神上,在经济上,都是压力重重。这就会导致一个更大的社会现象,出生率下降,大家都不敢生娃了。
全社会都已经注意到了,如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下学习特别内卷的情况下,孩子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睡眠时间也严重不足。
很显然,当前双休制的推进只是第一步。真正效能取决于配套改革。而如今课外辅导,教培机构,整出线上培训这一出,实则是与当前政策“唱反调”,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违背了双休的初衷。
如今,西安、东莞等各地教育部门全方面地管制,值得肯定。可以预见,这些教培机构的问题很快会被全面治理,这也是大势所趋。
总之,未来的教育一定是要培养自律的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良性健康的教育机制正在慢慢完善,对孩子也好,对家长和老师也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