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炉社保补贴新标准,灵活就业人员有福了,看看标准是多少?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比如外卖、快递等,预计灵活就业人员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增多的趋势。
不同于单位职工社保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如果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费全部由个人承担,这无疑增加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负担。虽然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确实灵活了,但是收入却不像在职人员那样有保障,导致有一部分以前或者即将打算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职工社保的人员缴费出现暂时困难。
好消息是,国家已经考虑到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问题,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问题上,在职人员个人缴费比例8%,单位缴费比例16%,二者合计缴费比例24%,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全部自己缴费,缴费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实际缴费比例为20%,这无疑减轻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压力。
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压力,吸引更多灵活就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少地方都对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进行社保补贴。近日就有不少地方出炉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新标准,一起看看标准有多少。
广东东莞市出炉了灵活就业人员财政补贴新标准,从2025年4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对于以前的参保人员执行补贴到缴费满20年的政策,如果男性参保人员满45岁、女性满35岁,都可以享受社保补贴,但是如果缴费满20年,社保补贴就会停止。按照目前的补贴标准,如果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参保人员只需要承担每月381.36元的费用,也就是承担40%,另外60%的社保费用由当地财政进行补贴。
天津市从2025年1月1日起,对于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定额补贴新标准,每月补贴600元,如果参加了职工医疗保险,再补贴200元,二者合计补贴800元,先缴后补。具体的补贴对象包括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单亲家庭、需要赡养患有重大疾病直系亲属人员等,年龄要求是女性需要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当然,补贴不是无期限的,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以延长至退休年龄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四川省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补贴标准是不超过实际缴费的三分之二,先缴后补。补贴对象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已经登记失业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享受补贴要求男性满55周岁、女性满45周岁,在领取养老金待遇之前,最长社保补贴时间不超过5年,其余人员不超过3年,如果是学生,最长社保补贴时间不超过2年。
北京市对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补贴标准按照最低缴费标准补贴三分之二,先缴后补,要求申请补贴的人员。一般补贴3年,如果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以享受补贴到退休。
上海市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贴标准按照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计算的社保费50%进行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如果距离法定退休年龄3年或者不足3年,且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灵活就业并参加职工社保的,可以申请就业岗位补贴。
深圳市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困难人员,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的三分之二且不超过6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如果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可以延长补贴到退休。
综上所述
作为特殊的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收入不稳定,参加社保缴费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有一部分就业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更加困难。为了提高社保参保率,让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保,很多地区都出炉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补贴政策,尽管补贴标准不同,条件有时候也不完全一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减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负担,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