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革命重任,就是因为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得民心。自1921年党成立以来,号召了数不清的爱国人士走向社会主义革命这条人间正途。
他们之中有黄埔出身的青年俊彦,有久经沙场的铁血军人,也有躬耕于田亩但心怀天下的农民。陈锡联就是一位来自于农村的红军战士,他作战勇猛,立下过赫赫战功,也曾因不认识金砖,便拿来垫床脚,成了一则趣谈,建国后任炮兵司令员,并被授予上将军衔。
一、热血从军
1、农家子弟
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是湖北黄安县人。该县始设于明朝,历史并不久远,自明朝思想家李贽在此授课之后,诸多文人墨客接连汇聚于此,一时间书院、学堂鳞次栉比,学风蔚然,颇有文坛独秀的味道。
清朝末年,民间纷争不断,那些回荡着朗朗书声的学堂被战火所吞噬。当地百姓为了自保,常常会设起高墙抵御袭扰,因此民风也相当彪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当地设立了党支部和共青团特别支部,以便组织群众进行革命。
陈锡联一家虽以耕种为生,但胸中自有沟壑,在国家动乱之际,他心中也想匡扶世事。老蒋背叛革命后,中共湖北省委举行了黄麻起义,决心夺取黄安。
2、少年红军
起义军在农民群众的帮助下,趁着夜色攻上了黄安城头,并成立了农民政府。国民党军闻讯派出了一个旅镇压起义,起义军人数较少又缺乏装备,被迫转移到山区进行游击战。
在此次黄麻起义中,来自黄安县的战士们展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年轻的陈锡联,14岁的他毅然加入到了游击队当中。
自古英雄出少年,游击队中的成员多是未满20岁的年轻人,他们对陈锡联如同自家弟兄一般,令他非常感动,他在诸位兄长的关怀下逐渐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并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9月,老蒋见多次“围剿”都惨遭失败,不禁急火攻心,再次抽调了10几个师妄想进犯鄂豫皖苏区。就在老蒋调兵遣将之际,国民党内部又矛盾频发,部队迟迟没有到位,红四方面军决定趁此良机进攻黄安,扰乱国军的计划。
时任四方面军连指导员的陈锡联跃跃欲试,等开战指令发出后,迅速带领着战士们冲上前线,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此战过后,四方面军共歼敌1万多人,将黄安一带的苏区连成了片,老蒋的围剿计划还未实施便宣告破产。
后来陈锡联跟随着部队挺进川北,开辟了川陕根据地,敌人则率领6万兵马分三路来犯。陈锡联听从上级指令,率部向阵地内部靠拢,并运用机动作战和敌人周旋,最终配合主力部队粉碎了这次围剿。
二、开国将军
1、不识金砖
此次反击后,川军又集结了20万人,在18架飞机的掩护下兵分6路,妄想剿灭我红四方面军,我军延续机动作战的传统,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敌第6路军的军长是刘存厚,他为人狡猾,靠阿谀奉承上位,半点军事才能都没有,在战斗中被徐向前击溃,仓皇弃城而逃。他人是逃了,却留下了自己的金银珠宝,陈锡联便奉命清点一下缴获的财产。
刘存厚常年鱼肉百姓,家中财产可是让陈锡联开了眼界,遍地的银元是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他仔细清点一番后,如实上报给了组织,突然,他看到一箱黄色的砖块,掂起来分量还不轻,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以为是普通的砖块。
部队行军一切从简,砖块带着又沉又没用,陈锡联便拿了一块垫床脚,剩下的全扔进了茅坑。第二天,负责后勤工作的郑义斋因公事找他,一眼便看到了垫床脚的砖块,便问他怎么回事。
陈锡联将事情说清楚后,郑义斋又喜又气,便告诉他这便是金砖,一箱金砖对粮食紧缺的四方面军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陈锡联这才明白自己竟然连黄金都不认识,差点坏了事。
2、战场英豪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锡联出任129师769团的团长。1937年10月,不可一世的日寇率领7万人犯我太原,意图歼灭第二战区的主力,党中央出于民族利益的层面考虑,决定支援阎锡山部。
陈锡联接到上级指示后,便前往日军后方袭扰敌人。经他仔细侦查,发现日军机场就设在阳明堡,平日里驻有24架飞机,轰炸的目标就是国民党军的忻口阵地。
为了支援友军,他在一天夜里秘密运动到了机场附近,并命令3营直接袭击机场,其余部队吸引日寇火力。这个战术运用得非常成功,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我军压制得动弹不得,随着3营的枪炮声一响,敌人24架飞机都被烈焰所吞噬。
此战过后,日军的空中力量有所削弱,有力地支援了国军的正面战场,被国内外媒体称赞为抗战四名团之一,老蒋知道后不仅发来了嘉奖令,还奖励了参战人员2万块奖金。
解放战争时期,他率军参加了上党、邯郸等战役,还曾创下过半个月解放9座县城的奇迹。在淮海战役中,陈锡联奉命攻克宿县,于是他亲自来到前线视察敌情,制定出了攻坚战法,仅用了1天便完成了使命,为整个战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建国后,他出任炮兵总司令,将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发展炮兵上面,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抗美援朝、金门炮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还被授予上将军衔。
总结
陈锡联将军出生在著名的将军县,14岁那年投身从军,还曾因不认识黄金,险些坏了事。他从军多年,智勇兼备,拥有出色的指挥才能,是一位战功彪炳的建国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