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缅怀先烈的时节,亦是赓续精神的契机。4月3日,“我们的节日·清明”吉林省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暨“烽起磐石·薪火传承”主题系列活动将在磐石启幕。作为中国革命老区、东北抗联创建地、杨靖宇将军砥名地、东北抗联精神重要发源地,磐石市将通过赛事赋能、平台搭建、研学实践等多元形式,让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激昂澎湃的活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中共磐石市委联合主办,中共磐石市委宣传部、磐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共同承办,旨在依托磐石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红色教育+文明实践+青春赋能”三位一体的省级示范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青年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丰富拓展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清明祭英烈:缅怀先烈感受抗联精神

活动当日,靖宇广场将成为缅怀先烈的庄严之地,“清明祭英烈”主题纪念活动将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回溯杨靖宇将军等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以庄严肃穆的仪式深切缅怀其为国家与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铭记抗联英烈丰功伟绩,感受抗联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届时,磐石党、政、军、警各界代表以及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代表,将从城市各处奔赴靖宇广场,组成整齐庄重的方阵,向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雕像敬献花篮。本次活动必将有力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党、国家和民族炽热深沉的情感,继承先烈遗志,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青春赋新声:激发红色文化创新表达

穿越岁月长河,历史的回响从未远去。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和壮烈殉国85周年。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在磐石兴起的抗日局部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贯穿了14年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整个历程。磐石的红色历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磐石具有抗战起始地的重要历史地位。

为了激发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热爱,4月3日,“我们的节日·清明”吉林省群众性文明实践(磐石)主场活动暨“烽起磐石·薪火传承”主题系列活动将正式启动,届时,“烽起磐石·薪火传承”全省大学生演讲短视频大赛和微短剧大赛也将同步启动。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人文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将以“烽起磐石·薪火传承”为主题,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和壮烈殉国85周年,用镜头记录红色磐石的故事,用激情澎湃的演讲传递对红色精神的敬仰,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烽起磐石·薪火传承”全省大学生微短剧大赛以磐石“抗联精神”“抗联故事”“红色磐石”为题材,通过生动的表演回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6月,演讲短视频作品将公布评选结果,并进行展演和颁奖;与此同时,各高校的优秀微短剧作品也将集中展演,开启全省高校红色剧目巡演的序幕。

“烽起磐石·薪火传承”全省大学生演讲短视频大赛和微短剧大赛承载着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不仅是对抗联英烈们的深切缅怀,更是新时代青年对历史使命的重大担当。青春的力量将在这场赛事中尽情释放,让红色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平台聚合力:校地协同构建传承新生态

红色文化的传承,宛如一场接力赛,需要坚实的平台与有力的载体,才能一棒接一棒稳稳地传递下去。“我们的节日·清明”吉林省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暨“烽起磐石·薪火传承”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磐石市领导将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人文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相关领导共同为“传承抗联精神大学生研学基地”“传承抗联精神大学生影视创作基地”等揭牌。这些基地的落成,是东北抗联精神传承道路上的关键一步,更为当代大学生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抗联历史、传承抗联精神、激发奋进力量的新窗口。

未来,传承抗联精神大学生研学基地等将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项目。“抗联精神与当代青年”思政系列课程,把抗联精神融入青年成长过程,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精神养分;组织大学生重走抗联路,让他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真切感受那段烽火岁月;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抢救性地留存珍贵的历史记忆;鼓励红色文创设计,以新颖的创意展现抗联精神的独特魅力。

在授牌仪式上,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人文学院将展示《抗联口述史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以科技之力为抗联历史的保存与传播赋能。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将公布“重走抗联路起点——红色文旅研学路线规划方案”,将抗联遗址与红色教育、传承深度融合,让更多人在红色文旅研学路线中感悟抗联精神的力量。

此次授牌仪式,是对抗联精神传承的庄严承诺,更是红色教育新征程的激昂号角。让我们一同翘首以盼这一重要时刻,携手在传承抗联精神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寻迹溯初心:研学实践解码抗联精神密码

4月3日下午,“百名学子走进红色磐石”研学实践行动将正式开展,吉林省高校大学生代表及志愿者将组成百余人的研学团,以脚步丈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厚度,用情感感悟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东北抗联精神。

在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学子们将感受278件抗联文物构筑的烽火记忆。透过杨靖宇将军使用过的毛笔、泛黄的文献与斑驳的武器,他们将完成“文物背后的抗联故事”研学报告,并在研讨会上探讨“当代青年传承抗联精神”的实践路径。

研学团一行还将走进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为丰富、功能最齐备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在深山密林当中踏寻英雄的足迹,感受抗联将士英勇战斗的艰苦历程。

当夕阳为红石砬子的花岗岩镀上金色的光彩,这群青年将完成从历史旁观者到传承者的身份转换。他们的镜头语言、研学报告与数字化档案,将催生新的红色文创与微短剧创作,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的叙事中焕发新生。

这场即将到来的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它将依托磐石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青年实践深度融合,丰富拓展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