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近日,通信对抗设备研发商「能钠智能」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为数亿元。本轮融资由龙芯创投、成都科创投联合注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通信对抗与军用信号处理领域的产品及技术迭代、市场拓展和资本运作。一苇资本担任「能钠智能」长期融资财务顾问。
「能钠智能」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武汉,设有武汉成都双研发中心。公司具备射频、数字、逻辑和软件等综合技术设计能力,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通信对抗全流程的关键设备,包括信号采集、侦察、控守和干扰等产品。其高速、大宽带、大动态信号处理装备广泛应用于固定站、机动平台、无人值守和多站组网等复杂电磁环境,
通信对抗是电子对抗的关键手段,通过侦察、干扰、欺骗和反制等手段削弱敌方通信能力,达到作战目的。其技术涉及信号侦察、分析、干扰等,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和信息安全等领域。随着当下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的发展,通信对抗在提升军队战斗力和战场生存能力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
近几年,通信对抗领域增长迅速,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通信对抗系统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至2029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2023年国内整体电子对抗行业市场规模约300亿元。除军事领域外,通信对抗技术在民用市场(如反无人机系统和通信安全防护)特别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当前,通信对抗领域存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技术上,现代通信信号的宽带化、高速化和复杂调制增加了侦察与干扰的难度,敌方的抗干扰技术(如跳频、扩频)提升了干扰门槛,同时该领域对实时信号处理和AI算法的要求极高;市场上,国外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国内则以国家队为主,民营企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民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此,「能钠智能」CEO常兴告诉36氪,随着全球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电子战在斩首行动、战场侦察、末端防御等作用愈发凸显,对通信对抗能力需求也将持续攀升。
常兴介绍,公司当前业务包含研发制造通信对抗、综合对抗、战场感知类装备,可满足多军兵种复杂条件下的作战需求。
从技术路线来看,「能钠智能」主要聚焦于高速、宽带、大动态信号处理,具备从射频到FPGA、CPU的全信号链设计能力。其产品适用于无人车、无人机、船载、单兵、车载和机载平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对抗需求。
另外,公司具备从射频到软件的全流程设计能力,并已推出便携式小型化系列化通信对抗装备,并融合AI技术提升信号处理能力。“作为国内少数覆盖通信对抗全流程的民企,我们的产品线丰富,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可提供完整的通信对抗解决方案。”
「能钠智能」部分产品(来源/企业)
「能钠智能」部分产品(来源/企业)
目前,「能钠智能」已与超过100家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涵盖多个军兵种和民用领域。在军事领域,公司与多家总体军工单位深度合作,产品覆盖海、陆、空、武警等军兵种,并拓展军贸市场;在民用领域,已服务中车时代、国家核电等客户。
未来,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的发展,通信对抗领域的重要性与市场规模仍将持续扩大。
常兴指出,“虽然当前该市场由国家队主导,但军队改革和市场开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突破机会。未来5年是通信对抗领域的新一轮技术洗牌期,「能钠智能」将加大在AI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上的投入,继续深耕军用市场,同时探索军贸和民用市场,特别是加大通信对抗技术在反无人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