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日)下午,同济大学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文化节在嘉定校区启动。活动上,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Auto-Inno Lab正式揭幕,这一创新基地新空间的成立,将成为学生车队一体化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助力汽车领域拔尖人才培养。
01
赛车研发新空间
走进全新启用的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Auto-Inno Lab,浓郁的工业风格设计扑面而来,充满创新实践的活力。宽敞明亮的空间内,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为五支学生车队提供了专业的工作室环境,让学生们可以更为便利高效地实现从概念设计到车辆测试的全过程。
据了解,同济大学共有五支各具特色的学生车队,分别为专注于传统燃油车的志远车队、深耕智能驾驶的智能车队、主攻方程式赛车的翼驰车队、专研电动技术的电车队以及挑战越野赛的巴哈车队。过去,五支车队分散在不同区域开展研究,而如今Auto-Inno Lab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各车队工作室的物理整合,同时因紧邻试车场的独特区位优势,为跨车队技术交流也带来便利。
“这个创新空间的规划非常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我们的实际需求。”同济大学电车队队长冯韵洋表示,“这里不仅有专门放置赛车的地方,还规划了独立的办公区和电子电器组工作区,让我们在这里的研究更加高效便捷。”今年,电车队将以Auto-Inno Lab为创新基地,全力备战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无人驾驶比赛。
谈及Auto-Inno Lab的创立初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立军表示:“希望我们五大学生车队能够在这样一个新空间里,彼此加强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在学术引领、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同时让学生们在车的设计、制造以及向社会争取资源的过程中,锻炼他们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实现属于新时代汽车青年的中国梦。”
02
打造汽车科普“全链条”
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承载体,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始终秉承“汽车人的中国梦,中国人的汽车梦”办学理念,近年来不断依托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组织指导教师、学生骨干走进中小学,开展汽车文化、汽车科技主题讲座,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课程包”。
恰逢F1赛事创立75周年暨上海汽车文化节之际,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特别推出“同驰嘉韵·文启新程”汽车文化课程包,内容涵盖汽车文化、赛车文化、赛车理论、智能车知识普及等多个领域。该课程包将与安亭小学、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等学校展开长期合作,预计覆盖学生人数近千人。
活动上,汽车学院与共建单位共同成立“大中小一体化汽车科普基地”,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打造分学段、递进式的汽车文化学习框架,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种子。成员单位包括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上海民办华耀嘉定初级中学、上海市嘉定区中国福利会新城幼儿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等多家学校及上海汽车博物馆。
据悉,本届同济大学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文化节将持续至5月4日。期间将举办“学生创业的从0到1”科创沙龙、同车招聘会、车队开放日、“同车行”青春之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师生搭建全方位的汽车文化交流平台。
撰稿:奚柔
摄像:赵晨
编辑:倪丹丹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