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给三个月期限,法国外长松了一口气,七万多人的饭碗保住了



3月29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法国外交部长巴罗表示,中方将再次延长对欧盟酒类反倾销调查的结束期限。

巴罗告诉记者:“此次访问后,他可以确认,调查结果将推迟三个月。”

据了解,法国外长在中方邀请下,3月27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从法国外长访问中国的目的来看。

一方面,他是为了跟中国商讨乌克兰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寻求解决中欧贸易危机,加强双方经济联系。

至于中欧贸易危机是什么?

事情得从欧盟对中国电车无端加征关税说起,后来,中方通过各种方式,希望欧方能够迷途知返。

可惜的是,当时的欧盟可以说是油盐不进。

这也逼得中国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比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就是对欧盟的反制措施。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理有据,跟欧盟无端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的举动,完全是两回事。

接着,中国又决定采取保证金的形式,对欧盟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后来,由于本案情况复杂等原因,我们将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4月5日。

换言之,调查日期实际上已经临近了,如果我们没有再次延长调查期限,那么中国的反制措施,随时有可能落下来。

在此背景下,欧洲当然急了。



要知道,法国白兰地高度依赖出口,该行业拥有员工超七万二千多名。

如果中国真对欧洲白兰地采取了措施,那么法国这七万二千多人的饭碗,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就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威胁要对欧盟酒类产品征收200%关税。

换言之,欧洲酒类产品随时可能面临中美“夹击”的局面。

因此,法国方面在这问题上,肯定是比较着急的。

毕竟这种酒类产品,本身就属于农产品行列。

而法国农民一旦开始闹事,那么法国政府肯定非常头疼,



比如对于中方延缓调查期限一事,巴罗表示,这有助于避免针对该行业的规定突然生效,并在中国实施最终关税之前为酒类生产商提供“喘息”机会。

很显然,对于中方的决定,法国外长可谓是松了一口气。

但还是希望法国方面能够记住,不要将中国的善意当成是他们可以“得寸进尺”的资本。

中方对他们发出了善意的信号,那么欧盟也需要照顾中方的合理关切,在对华电车无端加征关税一事上,早日修改错误决定。

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如果欧方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执迷不悟,那么中方的反制也绝不会手软。

总之,中国对欧盟酒类的反倾销调查,就是一柄随时可以落下的利剑,欧盟要想逃过,那么就应该拿出诚意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