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亚运会结束后不久,有关上海要申办奥运会的消息就到处流传。在中国这些大城市里,上海算是还没举办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一个了。

上海市体育局已经清楚地说过,上海现在还没打算申请办奥运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上海在这方面不够上心,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举办奥运会可不是说办就能办的事儿。


回头看看过去,奥运会办完后带来的各种不确定的事情真的很多,其中大家最爱聊的,就是奥运会曾经让两个发达国家经济垮掉,背上的债务还几十年都没还清。

对于这种情况,本来很抢手的奥运会,现在却变成了“棘手难题”,各国都不愿接手举办。没想到奥委会却打起了算盘,想让中国来当这个“救火队员”。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

【奥运会竟成了“烫手山芋”】

可以说,像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简直就是推动各国城市发展的超级引擎,就连中国在内的好多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都争着当这些大赛的主办方呢。


其实比起世界杯,奥运会举办带来的影响通常更大更长久。毕竟奥运会就在一个城市里举办,时间也相对集中,这样一来,这座城市为奥运会所做的准备就得花不少钱。

不得不说,以前好多国家都抢着申办奥运会,想靠这个提升城市形象,多赚点钱,好让国家的经济产业更上一层楼。

但原本打算借奥运会展示国家强盛的那个国家,现在却打消了这个主意,甚至觉得奥运会成了个“棘手难题”,之前那股子主办热情大打折扣。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了钱。简单来讲,办奥运会的花费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改建奥运场馆的钱,另一块是比赛时组织、接待、运行等各种开销。

当然,这还得算上买各种体育器材的钱,比赛的组织工作和交通安排,还有得照顾好运动员们的安全、住的地方和吃的饭,这些费用都得算上。

只说北京夏季奥运会,那时候新建和扩大的比赛场地有36个那么多,再加上66个单独的训练场馆和国家队训练地,总共花了差不多194.9亿元。

不得不说,到后来,像是转播权、门票销售还有市场开发这些收入,也能帮奥运会自己赚些钱。就拿那次奥运会来说,奥委会确实入账了205亿元,但话说回来,这笔收入其实挺不稳定的。

另外,要是奥运会举办的城市吸引了太多外资,可能会让这个地方经济发展变得更不平衡。而且,等比赛结束后,怎么好好利用那些奥运场馆和设施,也是个得好好琢磨的事儿。

而且,对一些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可能会给当地老百姓造成很大的压力。就像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为了扩建奥林匹克体育场,不得不拆掉居民的住房。


结果政府和老百姓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可以说是在大家激烈的争执下,强硬地把这事儿给解决了。从好多方面来看,举办奥运会带来的问题,似乎比它的好处更加明显。

这样看来,就能明白为啥上海没像外面传的那样急着办奥运会了。都说“没那本事就别揽那活儿”,所有的决定都得看实际情况来定。

再说了,就算往最坏处想,奥运会可能带来的坏影响,可不是光靠脑袋想想那么简单,这些麻烦事儿在国际上真的发生过,甚至还有两个国家因为它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2

【“蒙特利尔陷阱”,惨遭负债20年】

从1940年起,加拿大的大城市蒙特利尔就一直很想举办奥运会,想了很多方法,费了好大劲,最终在1970年梦想成真。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当年跟蒙特利尔一起申办的是洛杉矶、莫斯科,还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这些大城市。谁承想,原本最不被人看好的蒙特利尔,最后竟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把这几个大城市都比下去了。

蒙特利尔市一得知自己成了第21届现代奥运会的东道主,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忙活起来准备。组委会动作迅速,先建了个奥林匹克中心,然后又新建了好多大体育场、游泳池和奥运村这些重要的地方。

而且,为了展示自己国家的实力与气派,蒙特利尔市决定,所有建筑设施都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那时候的建设规模和整个过程,真的吸引了全球各国的目光。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蒙特利尔当时喊出了两个响亮的标语。一个是“各国代表团来这儿,吃住全免费”,另一个则是“咱们自己掏钱,办一届简简单单,但绝对是最棒的奥运会。”

看起来,在蒙特利尔市搞建设那会儿,他们可没想着要省着点儿花钱。自行车场和体育场都给装上了顶,就连那个记分牌,都做得有十米宽,而且啊,还密密麻麻地装了快19000个灯泡呢。

当然,这次建造的效果真的很棒,不管你在场地的哪一边,都能清楚地看到牌子上显示的比赛分数,而且那些茶色玻璃的装饰,让整个地方看起来特别豪华。

可别看蒙特利尔市刚开始建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到后来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说它多狼狈就有多狼狈,真可谓是付出了巨大又惨痛的代价。

那时候,蒙特利尔市光顾着追求光鲜亮丽,根本没把经济不景气和物价飞涨当回事,还是一意孤行地搞扩张,结果导致建筑工人们长时间罢工不停。

特别是在建那个新的奥运会中心时,钱是一波接一波地往里投,钱不够用时,工程就只能一拖再拖。虽说1975年有人提议换个地方办,但国际奥委会并没听从这个建议。


这次奥运会准备的钱早就花超了,原本打算用28亿美元建的主场馆,结果花了58亿。再加上其他地方也超支,导致运动会总共亏了十多亿美元,现在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问题。

这次奥运会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让老百姓背上了还债的担子,还有不少人开玩笑说,加拿大为了这15天的奥运盛会,结果背上了几十年的债务包袱。

后来的好些年里,魁北克政府为了还清那笔钱,不得不想办法,比如发行大家都能买的彩票来筹钱。这笔大债务,一直到2006年6月30日,才算是彻底还清了。

从此以后,蒙特利尔市对奥运会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再也没有了当初那股子热热闹闹要办好的劲儿。而在国际上,跟它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希腊雅典的奥运会。

3

【举办奥运后,资金全面亏空】

2004年的时候,因为奥运会越来越受大家喜欢,很多国家都发现了举办奥运会能带来好多赚钱的机会,所以好多国家都对举办奥运会特别感兴趣,希腊也是这些国家里的一个。

那时候,不只是希腊,阿根廷、意大利这些国家也都想申办奥运会。可最后,是雅典拿到了主办权,这意味着奥运会隔了一百年,又回到它的老家希腊啦。

希腊对这事儿特别上心,他们追求极致,一点点地仔细准备,直到运动会快开始前,才算是凑合把准备工作都搞定了。运动会期间,他们的场馆还一个劲儿地受到其他国家的夸奖呢。

没想到,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圣火熊熊燃烧了整整17天,确实给雅典挣足了面子和荣耀,但钱包可就没那么高兴了,因为最后算总账时发现,花费远远超过了原本的计划。


2004年8月30日,希腊很有影响力的报纸《雅典新闻》细细回顾了奥运会的过程,算了一笔总账,结果算出雅典奥运会大概花了快100亿欧元。

本来雅典打算只花46亿欧元,可结果却花了不止两倍那么多。这样一来,希腊的国家财政就超过了欧盟《稳定公约》的要求了。

“举办奥运会花的钱,短时间里是赚不回来的。”这是希腊当时的财政部副部长杜卡斯说的。很明显,希腊为了办奥运会,步了蒙特利尔市的后尘,结果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债务,这一背就是快十年。

听说,希腊这次办奥运会钱花超了,主要就是因为安保。毕竟这是“911事件”后头一回办奥运会,安全的事儿被看得特别重。

另外,希腊人为了让国家有面子,在场馆设计上太过讲究漂亮和新意,这样一来,成本就悄悄地涨上去了。再加上好多事情都没法预料,所以这届奥运会给希腊带来的坏影响真的很大。

由此可见,不管是1976年蒙特利尔举办了奥运会,还是2004年雅典没能落得好果子吃,都告诉我们,办奥运会就像是场大冒险,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让国家陷入巨大的财务困境里。


可能很多人会这么想,现在各国都发展得飞快,经济实力也今非昔比,觉得办奥运会好处应该比坏处多。但要是看看近几年的奥运会举办情况,好像还是没那么让人满意。

2021年7月23号,被疫情耽误了一年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终于拉开帷幕,这回可真是让好多国家都盯紧了,毕竟这届奥运会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这届奥运会被人们说成是最烧钱的一次,东京方面真是下了大力气。据说,日本政府为了举办这场盛大的经济活动,豁出去了250亿美元,而这笔钱竟然是预算的三倍还要多。

然而,尽管日方百般筹划,却没料到新冠疫情会突然来袭。这样一来,东京就陷入了巨大的财务黑洞,还得不断往里砸钱。有专家估算,这次奥运会让日本亏了大约6408亿日元。

这就是说,东京奥运会从原本最烧钱的一届,变成了最赔钱的一届,虽然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事,但日本因此造成的巨大损失,真的是没法填平了。

因此,举办奥运会可不是说办就办的小事,正因为这样,许多国家因为担心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不敢轻易接手。于是,奥委会就在全世界范围内物色合适的举办国,而中方似乎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4

【奥运“接盘侠”,着实不好当】

2004年雅典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留下的不少坏影响,让奥运会变成了一个甩不掉的“花钱大户”。这样一来,申请举办奥运会就成了让不少城市头疼、想躲都躲不及的事儿。


要说个有趣的事儿,2024年和2028年的奥运会申办城市,简直就是躲猫猫的高手,怎么找也找不到,这让国际奥委会可犯了难。结果呢,他们干脆来了个“打包促销”,直接就把举办权给了巴黎和洛杉矶这两座城市。

碰到这种情况,奥委会挺有远见的,急着想在国际上为未来铺路。毕竟巴黎和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得有其他国家来接手,于是他们就盯上了中国,打算跟我们聊聊。

听说,奥委会看中了咱们国家的成都,为了解决没人愿意申办奥运会的难题,他们还提出能跳过申办流程,但看起来中国这边对此不太感兴趣。

不得不说,中国在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这方面的经验确实相当充足。但接不接手这个任务,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说那变化莫测的经济影响,奥运会现在好像不再是纯粹为了“体育精神”,反而更像是找个理由“大把花钱”。奥运会规模越搞越大,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就算我们以前办过不少大型赛事,有经验,但现在条件有限,“没米下锅也难做饭”,如果随便接下这个任务,可能坏处比好处还要多。


而且现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各国战火连天,让世界形势变得非常不稳定,在这种时候,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比为了那些不确定的经济好处而盲目冒险要有意义得多。

说白了,现在中国的整体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不需要靠举办一次奥运会来炫耀。中国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各国都有目共睹,无需再去刻意证明什么。

中国一直很看重和尊敬体育精神,但这不代表中国会为了这个就去不顾一切,不考虑国家的整体情况和老百姓的生活。多方面的考虑,可能也是中国不太热衷于举办的原因之一。

对于没人愿意接手举办奥运这事儿,有些人给出了个新点子,说不如建个专门的“奥林匹克城”,这样就有固定的地方办奥运了。

一听这话,感觉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能省下好多重复建场地的钱。不过呢,这只是单方面这么想,毕竟国际奥委会不是个国家,建好了以后怎么维护都是个问题。

总而言之,现在的世界形势下,各国都在稳稳当当发展的路上继续往前走,中国也会一步一步扎实前行,绝不会无缘无故去当那个“替罪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