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博)4月1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化规划改革专场举行。记者获悉,北京有序引导单一功能园区向多功能社区转变,鼓励建设功能复合、空间共享的社区会客厅,增强便利服务网点密度和覆盖范围,提供5分钟、15分钟可及的、便捷优质多元的公共服务。

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发展轴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杨浚介绍,北京已构建了从“市”到“区”再到“街镇”的规划传导体系。其中,中心城区和新城地区共划分1152个规划街区,“十四五”期间595个重点发展街区全面完成控规编制,《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已施行。

杨浚表示,中心城区要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衔接,统筹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平原多点地区要适度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生态涵养区要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强化生态保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北京将以街区为基本单元统筹发展动能,对于科创产业类街区,各区要为新质生产力落地保驾护航,推动产城融合。对于商业商务类街区,各区要依托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打造CBD×三里屯、丽泽×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和地标性消费项目落地。

北京还将规划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发展轴,以重点功能区为牵引的增长极,引导要素向轨道微中心、重点功能区等重点发展区域集聚,持续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空间供给和政策供给。

朝阳推动大三里屯商圈整体更新

朝阳区探索以控规带动传统居住区活力提升新模式,在安贞地区打造城市建成区更新示范样板。朝阳区副区长刘福泽介绍,在安贞地区创新提出“小微拆改单元+综合整治片区”的改造思路,加快打造完整社区。实施安贞新坊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打造拾光广场、外馆斜街等公共空间,改造面积6.7万平方米,改造完成后安贞地区绿化面积可增加近30%。

商圈更新改造方面,朝阳区推动大三里屯商圈整体更新,建立包含131个项目的更新项目库。目前,三里屯路、工体北路等公共空间已完成改造,通盈中心、漫享街区全面焕新,瑜舍酒店、那里花园正迭代升级。还将深化打造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加快太古坊片区规划建设,持续推动商圈业态升级与服务创新。

滨水经济发展方面,朝阳区以规划统筹重点片区建设,形成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改造后,亮马河周边客流量增长约14%,商业活跃度增长约32%,成为首都水上国际会客厅、国际旅游消费金名片。

丰台加快推进新发地市场数智化转型

丰台区强化南中轴地区、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区四大重点功能区引领带动作用,增强河西地区生态科技组团、丰台站国际商务枢纽组团、五里店宜居宜业新高地组团、新发地首都高品质生活保障组团四大功能组团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重点功能区引领、功能组团驱动、街区组团协同、商务楼宇支撑”多级联动的产城融合发展体系。

丰台区副区长、丰台南中轴地区党工委书记李国龙介绍,丰台区高标准推进南中轴地区规划建设,保障国家自然博物馆、京东MALL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提升丽泽金融商务区金融科技创新示范效应,加快国际金融城、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中关村丰台园首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发地市场数智化转型。统筹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建设,加快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园博园升级改造。

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先行启动区一期于去年底开街,目前已引入依文国潮时尚中心、宣南书店等品牌,未来将老镇打造成为首都特色文化空间、丰台河西创意发展新引擎、新老融合发展有机更新示范区。

昌平推动奥北森林公园三期建成开园

昌平区推动轨道上的城市建设,完成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场站及9个轨道微中心、地铁19号线北延等一系列交通规划,在建及建成轨道线路8条,总里程超过130公里。

昌平区常务副区长倪娜介绍,昌平区接续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投用项目172个,建成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文体设施,新建“双创”空间60万平方米,打造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学校周边综合整治样板,北清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回昌路建成通车。今年将加快霍营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清华长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实现累计投用项目达到200个。

昌平区推动新老城区共生发展,实现永安古城一期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三角地公园蝶变为打卡新地标。完善城乡生态游憩体系,回龙观和天通苑生态休闲公园建成投用,白浮泉公园焕新升级,累计打造无界公园33个。利用拆违腾退土地等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34个,今年将加快推进二绿郊野公园环绿道(昌平段)一期等项目,推动奥北森林公园三期等建成开园。

亦庄在台湖片区建设机器人大道

经开区推动要素集聚,引领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介绍,在亦庄新城核心区域,形成了以国家信创园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奔驰为代表的高端汽车产业集聚区,以拜尔、赛诺菲为代表的“新药智造”产业集聚区。

在综合配套服务区,布局以BioPark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火箭大街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创新区;在台湖片区,建设超百万平方米的机器人大道和25万平方米的通明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社区;在马驹桥片区落地小米汽车、宁德时代等一批重点项目,形成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在采育镇建设高端汽车产业生态配套基地,在长子营镇设立综合保税区,形成“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

伊元甲表示,对存量项目,经开区实施“弹性增容”政策,把曾经废弃的底层厂房打造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打造“天空之境”北京首个“工业上楼”标杆示范园区。

为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经开区按照“15分钟生活圈”标准,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文体设施,打造“职住商平衡、产教城融合”的复合功能区,实现人、城、产协同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