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近年来,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紧扣“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战略定位,大力推动口岸通道、平台载体、重点产业、主体业态等重点工作。贵阳贵安充分发挥综保区、开发区等桥头堡作用,开放格局持续拓宽、开放通道持续畅通、开放平台持续强化、开放主体持续引育、开放业态持续丰富,引领全省高水平开放的动能持续增强。
立足新起点,阔步新时代。贵阳贵安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开放发展理念,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全力拓宽开放通道、做大开放平台、引育开放主体,高质量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拓展开放通道 织密高质量发展“枢纽网”
近日,记者走进贵阳清镇国际陆港,只见龙门吊上下抓拿、堆高车来回搬运,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机械“吞吐”货物。这样的繁忙景象是贵阳清镇国际陆港的常态。
贵阳清镇国际陆港是贵州铁投集团“一港多区”集疏运体系的首个节点,依托周边互联互通的路网,利用铁路运力大、运距长、成本低和集装箱绿色环保、损耗小的优势,实现了公铁联运高效衔接和转换,有效助推“公转铁”“散改集”,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清镇市的大型工矿企业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新通道。
“一港多区”旨在围绕贵阳国际陆港的使命任务、发展规划、经营目标,联动全省各市州及省外重要物流园区,推动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现资源要素共享、协同联动发展,促进本地货物搭乘多向班列顺利出省出国、外地货物快捷进港进企,让贵州与世界的经贸合作更加频繁、便利。
自2021年开港以来,贵阳清镇国际陆港开通煤炭、碳块、铝矾土、炉渣、氧化铝、砂石矿等多品种铁路货物集装箱到发运输业务,促进本地货物搭乘多向班列顺利出省出国、外地货物快捷进港进企,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2024年,贵阳清镇国际陆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年累计到发货物量达54.11万吨,同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成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
今春以来,贵阳清镇国际陆港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多措并举保障物流畅通——
积极稳定现有货源,确保每月运量稳定。通过功能多元化、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大力推动“公转铁”“散改集”,积极参与企业物流承运投标工作,获得稳定氧化铝发运订单。获批危化品铁路运输到达资质,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使得整体货运量不断提高。
积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不断集货上量。认真梳理企业需求,积极走访清镇市工业企业,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物流方案,解决客户痛点难点,积极做好客户门到门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降本增效提质发展。通过加强与铁路相关部门沟通协作,优化运输组织,提高生产效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路径,通过引入新能源车辆进行汽车配送,有效降低短倒运费,节约运输成本。
数据显示,今年1月,贵阳清镇国际陆港货运量突破8.35万吨,同比增长132%。据初步测算结果,贵阳清镇国际陆港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贵阳清镇国际陆港将深入挖掘综合服务潜力,探索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为全省物流运输降本提质增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作出贡献。
建强开放平台 打造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继今年2月17日开通贵阳往返缅甸仰光和孟加拉达卡两条国际货运航线后,4月初,贵州“一局四中心”又将迎来一条全新的国际货运航线。
此次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为贵阳往返泰国曼谷,首航从泰国曼谷引进18吨金枕榴莲,出口16吨机械配件。
“这18吨金枕榴莲,为贵州首杨集团包机引进,将全部在贵州进行分销。”3月31日,贵州椰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椰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贵州椰象入驻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来,依托贵州“一局四中心”以及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开通的第4条国际货运航线。
该航线的开通,进一步丰富了国际货运中心指定监管场地的商品品类,也意味着开放通道的进一步拓宽。
从2024年至今,在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通力合作下,贵州椰象已先后开通贵阳往返印度加尔各答和德里,以及往返缅甸仰光、孟加拉达卡4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进口货物以青蟹、香蕉等为主,出口货物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辅料、机器零配件、显示屏等。
风景秀丽的双龙生态公园一角。
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省“1+9”对外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近年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贵州“一局四中心”建设运营,并于2023年6月28日正式投用国际货运中心,同时积极推动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相继获批,让贵阳机场航空口岸具备了指定商品进口的资质。
依托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先后引入贵州椰象、年年有鱼等龙头企业,并于2024年3月13日开通贵州首条全货机航线(贵阳往返加尔各答)。截至目前,加上本月即将开通的曼谷航线,贵州将累计开通7条全货机国际航线。
一条条国际货运航线犹如经济纽带,将贵州与外界紧密相连,也为贵州构建起了“出口直放、进口直通”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让贵阳乃至贵州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这为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区将牢牢把握“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依托贵州“一局四中心”开放平台及航空口岸优势,推进更多的国际货运航线开通,织密“空中丝路”,不断丰富开放业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力做强空港经济,为推动全省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全市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作出更多贡献。
丰富开放业态 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3月19日中午,位于贵阳综保区围网区二期科技创新产业园的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仓储区里,工人们正在将一批生鲜大蒜农产品装车,这辆满载着26吨优质大蒜的冷链货柜车于当天下午4点多发车,通过“陆运+海运”方式,经深圳蛇口码头海运发往中东地区,预计半个月后抵达迪拜杰贝阿里港口。这是贵州企业首次实现大蒜等生鲜农产品自主出口至中东地区市场。
俯瞰贵阳综保区海关特殊围网区。
作为贵阳综保区2024年招引落地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在贵阳综保区、筑城海关等各相关单位部门的“手把手”指导下,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依托本地和全国农产品资源,结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了企业自主出口马铃薯、生姜等高质量农产品至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地区。
“以前出口手续我们要找第三方公司来办理,现在在综保区、海关的指导下,我们自己就能迅速完成农产品出口业务相关手续的办理,节省了成本,速度更快了。”该公司负责人吴龙华表示,企业将聚焦综保区平台保税功能和政策优势,围绕贵州马铃薯、蔬菜、水果等优质农特产品资源,继续扩大产品海外销售市场,带动更多贵州农产品出山出海。
平台为“媒”,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让贵州货“走出去”,将新产业“引进来”。
距离万辉国际仓储区厂房不到1公里处,3月22日,同样位于贵阳综保区的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模组厂博瀚微科技显示模组生产项目正式投产了。作为光电显示产业链“芯片——模组——终端”的中游环节,该项目所生产的手机显示模组总成产品将主要出口至中东、非洲、南美等市场。这也标志着贵阳综保区推动光电显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百亿级光电显示产业园,再添新动能。
2024年9月,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一期芯片项目在贵阳综保区建成投产,产业园围绕显示驱动芯片的设计、封装、测试等核心环节,向光电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全力打造出一个集产业链、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态。
“贵阳大数据发展迅猛,贵阳综保区也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且拥有保税、免税等政策优势,因此企业选择从华南地区转移到贵阳落户。”贵州集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清元说,去年以来,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建设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以及贵阳综保区、筑城海关等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此次投产的产业园模组厂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更为企业发展坚定了信心。到2025年,产业园将力争实现进出口额达到60亿元。
以贵安新区、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贵阳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安综保区为载体的开放平台齐发力,贵阳贵安聚力攻坚开放产业、主体、业态等,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贵阳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综保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聚焦开放格局、通道、平台、主体、业态,切实畅通关键堵点,加快光电制造产业集群、医美电子产业集群、义乌智造产业园(基地)、二手车出口基地和跨境电商服务基地“两集群三基地”建设,奋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主引擎”,为高质量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梁婧 许发顺 杨源/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