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五角大楼已下令,将多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调往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与此同时,原本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卡尔·文森”号航母也被紧急调往中东,与“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战斗群。美军这一系列动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目标似乎指向了伊朗。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始终拒绝妥协,美伊关系愈发紧张。
特朗普(资料图)
今年3月初,特朗普在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中,给了伊朗两个选择:一是通过谈判主动放弃拥核;二是美国采取行动,扼杀伊朗的拥核能力。特朗普还在信中下达“两个月最后通牒”,要求伊朗接受新的核协议,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然而,哈梅内伊对此毫不示弱,直言没有和美方谈的必要。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证实,在对特朗普信件的回复中,伊朗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但只要美国证明其可信度,间接对话仍可继续进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强调,伊朗不会在“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条件下与美国直接谈判。
面对伊朗的强硬态度,特朗普似乎失去了耐心。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此次调往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单机造价超过20亿美元,可携带核弹,最大航程可达1.1万公里,迪戈加西亚岛距伊朗本土大约3800公里,处在B-2A作战半径之内。美军还派遣了多架C-17运输机和KC-135加油机抵达该基地,为轰炸机远程部署提供保障,这些迹象表明,美军似乎在酝酿大规模远程打击。
此外,美国将原本用于对华军事施压的“卡尔·文森”号航母调往中东,与“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战斗群,这一举动被认为是特朗普打算动真格的表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达到近年罕见规模,其战略意图不仅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更重要的是向伊朗施压。胡塞武装被视为伊朗在中东的“代理人”,美国试图通过打击胡塞武装,对伊朗形成威慑,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
哈梅内伊(资料图)
伊朗方面也深知美国的意图,因此在军事上积极应对。近期,伊朗再度对外展示了地下导弹库,伊朗媒体称,伊朗的导弹“随时准备发射”,一旦美国采取升级行动,导弹随时可以发射。3月25日,伊朗军方为一个新建的地下弹道导弹基地揭牌,该基地配备了数千枚弹道导弹。与此同时,伊朗在境内多个地点举行军事演习,包括纳坦兹和福尔道的核设施附近,以加强防范美国或以色列可能对这些设施发动的袭击。此外,伊朗还与中俄举行了联合演习,进一步展示其军事力量和国际支持。
从伊朗国内政治角度来看,哈梅内伊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其在国内的地位。伊朗国内存在强硬派和改革派,长期受西方封锁,伊朗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改革派和强硬派的矛盾越发尖锐。然而,美伊关系的紧张使得伊朗国内民族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派难以继续主张与西方和解,内部矛盾成功地转移到美伊关系上,从而巩固了哈梅内伊领导的强硬派的地位。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要彻底抹杀伊朗的拥核能力并非易事。伊朗的核设施、导弹生产车间和储存仓库已基本实现地下化,部分设施深入地下上百米,常规空袭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威胁。虽然美军的B-2轰炸机可携带GBU-57钻地炸弹,能对地下60米深处的加固设施造成破坏,但要完全摧毁伊朗的地下设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特朗普(资料图)
除非特朗普不顾全球其他地区的战略利益,对伊朗发动全面战争,否则很难达到目的。而如果特朗普只是进行极限施压而无实际行动,反而会增加哈梅内伊等强硬派在伊朗国内的话语权。
目前,美伊之间的气氛已然是针尖对麦芒,连谈判的空间都十分有限,接下来双方很可能不断增加筹码,甚至不排除最终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但军事冲突一旦爆发,不仅会给美伊双方带来巨大损失,也将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波及全球经济。国际社会普遍呼吁美伊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然而,从当前形势来看,美伊关系的缓和仍面临重重困难,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