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终于迎来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所有同志都在为新中国建设忙碌着。直到1955年,才正式为那些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的将军举行授衔仪式。
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开国将领在此刻诞生。里面的每一位将军都在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取得重大胜利。只有一人,没有打过仗,却被授予上将军衔。
其实这个人就是李克农。周总理对他的评价是,克农同志一个人的功劳比一个军都大。为什么周总理对李克农有如此高的评价?
在战争年代,勇猛的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攻克一个又一个战场,立下赫赫战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及时获得地方信息,减少我军伤亡,却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不是在战场上直刀直枪的拼杀,却也处处充满危机,稍不留神就会丢掉性命。李克农是党在隐秘战线中卓越的领导者。
1899年出生于安徽芜湖,1914年李克农在芜湖有名的教会学校学习,在这里接触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眼界的同时,李克农坚信中国要想发展,需要寻找新的路线。
而改变现状是当时中国最需要做的事,与共产党的理念不谋而合。1926年,李克农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在1927年三月,国民党在芜湖成立党部时,李克农成为宣传委员。
上演了一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戏码,第一时间为我党提供重要情报。国共决裂后,蒋介石要肃清异己,开始大清剿。
李克农在第一时间得知,国民党和青帮有联系。将消息传给我党,使得当时我党的重要人员安全撤离。李克农的身份也因此暴露。
还好李克农逃脱及时,并没有被国民党抓到,等到风头过后,他又重返芜湖,带着学生们举行大游行。公开批判陈调元,差点被捕,即使在后期逃亡过程中,也利用离间计散布陈调元帮助共产党做事的消息。
蒋介石因此对陈调元产生隔阂,即使陈调元送上大量财物也再难得到蒋介石得信任。就这样,李克农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战争时期为我党积极获取情报,减少战士伤亡,在隐秘战线中做出巨大贡献。
为此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李克农虽没上过烽烟弥漫得战场,却也在自己的领域中大显身手,所以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开国将领中排在第四位。
所有人对这个安排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在曾经的战争年代,文人以笔为刀,为新中国成立披荆斩棘。情报人员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收集重要情报,帮助我党及时掌握对手动向,提出正确指令。而战士们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学习,无论在任何领域每个人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