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索尔仁尼琴,人们马上会想到他所揭露的古拉格群岛。

然而,若想认识索尔仁尼琴,仅仅了解他对苏联的批判是不完整的,这只是索尔仁尼琴的一半。索尔仁尼琴的另一半,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同样让人震惊。

而且,当前西方文明所面临的巨大危机,索尔仁尼琴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指出了其根源所在---自由主义。

前不久,还看到有人写文章,称索尔仁尼琴是自由主义战士,其实不然,他不仅不是自由主义的战士,而且是自由主义的敌人。

在美国作家约瑟夫.皮尔斯关于索尔仁尼琴的传记《流浪的灵魂》中,详细描述了这位先知作家是怎样在以对砖制主义的批判激怒苏联以后,继而又怎样以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激怒另一个超级大国。

1973年12月,索尔仁尼琴以其亲历和见闻所写的《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这部揭露苏联集中营真相的报告文学无异于一颗原子弹,震惊了西方社会。

苏联当局怒不可遏,立即组织御用写手,在报刊杂志对索尔仁尼琴和这部作品展开狂轰滥炸。《真理报》刊文称,这部书的作者是从枪杀和吊死革命工人和农民的那些人的视角,来看待苏维埃政权的。

遭受围攻的索尔仁尼琴并没有退缩,他发表了一个声明驳斥《真理报》,捍卫自己的观点:“当它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吊死工人和农民的那些人的视角来看’时,它撒谎了。不!他是从被内务部枪杀和折磨过的那些人的视角来看的。”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1974年2月12日,索尔仁尼琴被指控叛国罪,在莫斯科的家中被捕。随即,他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国。

来到西方的索尔仁尼琴从此可以自由写作,可以自由地批判那个剥夺自由的庞大乌托邦。然而,当他近距离地观察西方,西方所隐藏的深刻社会问题也暴露在他的眼前。

在苏联,索尔仁尼琴和那些礼赞西方自由的俄罗斯人一样,被政府扣上右派的帽子。但索尔仁尼琴一直拒绝认领这顶“右派”的帽子。在《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中,索尔仁尼琴明确表示:“我不喜欢‘左派’和‘右派’的划分,它们是条件性的概念,被随意地摆布,它们表达不出实质的东西。”

极为难得的是,索尔仁尼琴的目光穿透了左右之分,这是虔诚的信仰根基给他的智慧。他看到整个人类正处于危机之中,整个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灵性的,而不是政治的,苏联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西方都患上了同一种疾病---唯物主义的疾病,道德标准缺乏的疾病。正是由于道德缺乏才造成了像苏维埃社会一样可怕的砖制制度的出现,才造成了像西方一样贪婪的消费社会的出现。

在他看来,人类已经变得越来越物质化了,越来越忽视自己的灵性,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物质性的全面胜利和随之而来的灵性生活的衰落。他公开宣称:“如果人类不是注定要灭亡,就必须恢复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灵性的价值必须支配物质的价值。”

1978年6月8日,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毕业生典礼上发表演讲,批评西方世界过于强调人的权利,而忽视了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权利对义务的胜利,在西方社会造成了一种毁灭性的,不负责任的自由。

索尔仁尼琴称,他所批评的自由主义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从启蒙时代堂而皇之地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政治学说和社会学说的基础。这种学说把人视为万物的中心,不必服膺于高于人的力量。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宣称是解放人类的向导,不承认人身上存在着内在的恶,除了要达成尘世的幸福,它也看不到还有其它更高的任务。

哈佛大学的演讲让美国舆论一片哗然。《华盛顿邮报》指责索尔仁尼琴严重误解了西方社会;《纽约时报》则说,“索尔仁尼琴先生的世界观比那种令他恼怒不已的逸乐精神更加危险”;美国总统夫人罗瑟琳.卡特在演讲中批评了索尔仁尼琴的观点,称“美国并不存在不受约束的唯物主义”。

西方社会对索尔仁尼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也有难得的支持他的声音。美国作家小艾里克逊在《索尔仁尼琴的道德观》中说:“当世俗人本主义在文化和知识精英中蓬勃发展,他却牢牢抓住基 督信仰不放。”另一位作家马格瑞齐则说:“他就像伟大的先知以赛亚,为处在黑暗和绝望中的人们书写和讲出满有激励和希望的壮丽篇章。”



数十年后,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德尼黑的《自由主义为何失败》于2018年出版,对自由主义的基础提出尖锐批评,在西方引起一片惊呼。这本书不仅深深影响了当今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就连把白左政策推向高潮的前总统奥巴马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不同意此书的许多结论,但我同意它指出了西方国家的内在缺陷。”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竟发现此书中的许多观点,索尔仁尼琴在哈佛演讲时早就提出,可当时却遭到冷遇和嘲笑。当时的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挖苦说:“这位来自地狱(指前苏联)的避难者,似乎在谴责我们这些处在炼狱中的人没有活在天堂。”

然而从当前的西方来看,从自由主义思潮所导致的跨性别运动、色情泛滥、黑命贵、中东非洲移民纷纷涌入、绿化危机笼罩欧美等重大社会问题来看,索尔仁尼琴的看法是多么敏锐超前,配得上“先知作家”的称誉。如果索尔仁尼琴当年的呼吁能让西方警醒并悔改的话,这些危机绝不会发展到当今的光景。

无论西方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还是苏联的乌托邦统治,其根源都是一个,人类背叛至高者,追求绝对的自由,要在人间建立天堂。纵欲和砖制的结果,都是人丧失了生命自由。自由主义是自由最大的敌人。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演讲的声音依然在我耳边回荡----

既然人的身体注定是要死的,那么很显然,人在尘世的任务就一定是灵性的。不要完全专注于日常生活,也不要去寻找获得物质产品后再无忧无虑把它们消耗掉的最好方法,恰恰相反,生命的目的一定是与一种更高义务的履行、与一种伟大而有意义的使命联系在一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